迪士尼动画《头脑特工队》其实是一部佛理大片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迪士尼动画《头脑特工队》其实是一部佛理大片

《头脑特工队2》一经上映,无数观众再次沉浸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为我们打造的奇妙世界中。这部备受瞩目的续集延续了前作的精彩,以更加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随着主人公莱莉逐渐成长,从最初的五个情绪,到进阶到九个内心情绪小人,让我们也陷入思考,我们越长大,究竟是越快乐?愤怒?悲伤?恐惧?厌恶?焦虑?羡慕?无聊?尴尬?让我们看看佛慧法师如何从佛教的角度解读每个成年人不可避免的情绪。

文/佛慧法师

皮克斯永远不会让人失望,包括对于系列续集的打造。所以,《头脑特工队2》依旧很成功。

第一部《头脑特工队》,借鉴佛教的种子学说完成了大脑储备的模型架构,而如今《头脑特工队2》再借由主人公莱莉的成长,反应了人的“见”的形成。

电影情节非常简单,莱莉进入到了青春期,开始了各种叛逆,随后有了各种错误的选择,但又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

但是,这一切的故事回归到莱莉的内心情绪,就有了十分激烈的对抗。在第一部当中,幼时的莱莉只有乐乐(乐观)、忧忧(难过)、怕怕(恐惧)、厌厌(讨厌)、怒怒(愤怒)这五种情绪,简单且直接。当莱莉进入到青春期阶段,她的情绪增加了四名新成员,分别是焦焦(焦虑)、慕慕(羡慕)、尬尬(尴尬)、丧丧(逃避)。

通过新角色的登场,我们发现,莱莉的的情绪变复杂了。复杂的源头在于,莱莉不会简单地沉浸于当下的快乐,而是开始担忧未来,有了偶像,有了掩饰,有了不知所措。

用佛教的观点来解释:莱莉这个小女孩,从最初的接受(苦受、乐受等)和发泄(欢笑、哭泣等),进而开始“思”。

这种“思”是相当复杂的,不再局限于当下信息的反馈,而是开始构建一个复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的得失都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

唯识宗当中对于“思”的解释,有思量、造作、决定之义,这些心行都属于运转性。

而在第一部当中作为主角的乐乐(乐观)、忧忧(难过)、怕怕(恐惧)、厌厌(讨厌)、怒怒(愤怒)这五种情绪,则更接近于“想”的概念。这种“想”在唯识中是“取相”的意思,是一种直观的感觉。

第一部的主角情绪

如果是“想”让我们对外界有了直接的感性情绪,那么“思”就必然让我们的行为更为复杂。如同电影中的莱莉,最初只是单纯地喜欢冰球,所以才会和朋友一起参与这项运动。可是,随着成长的经历,她在冰球的喜爱和友情的交往中,开始了具有对立面特质的利益抉择。

而在电影的故事情节当中,莱莉的焦焦(焦虑)放逐了乐乐(乐观),就寓言了一旦人进入了攀比、欲望等境地,就不再会专注于当下的快乐,而乐乐(乐观)等情绪的反攻,则反应了人的安全感多是来自于当下的感受,而非无尽可能的未来。

焦焦(焦虑)要求大脑的各部门绘制各种失败、悲伤、愤怒的未来,以此来刺激莱莉不断努力,甚至不择手段、毫无规则的以自我为中心,这使得莱莉失去了对当下得失的感受力,从而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进退失据,可是乐乐等情绪的回归,却让莱莉重新看清了自己。

或许,只有真正看清了自己,才能够知道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自己真正在乎的又是什么。当然,在莱莉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也终于意识到,人生不是只有快乐才是唯一的追求。儿时的幼稚在于,只追求单纯的快乐,青春期的迷茫在于,为了日后不可预期的快乐,过于焦虑和不自信,而在内心一番激战之后,莱莉终于意识到,自己本就不可能一直快乐,也会有悲伤,也会有失意。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从感性的追求舒适,到过于强烈的将欲望的实现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标,然而我们终究回归于理性,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恐惧、承认自己的懒惰,但同时也庆幸自己的善良、庆幸自己的乐观、庆幸自己的积极。

从感性的知足,到欲望的贪婪,再到理性的知足。这是“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又回到“看山是山”的心理历程。

接纳自己作为凡夫的特质,我们有优点,也有缺点,得到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这一切的经历与情绪,构成了当下的“我”。正是有了这样的认可,才有进一步修行、提升的可能性。

在电影的最后,其实并没有告诉我们莱莉是否被冰球队录取,因为我们的人生和电影一样,充满了未知。关键是,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不会有盲目的自大,也不会有无处安放的自卑,不管迎接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我们都会给予最合适的选择。

回到文章前面所说的人的“见”,在佛教当中,“见”就是见解、看法、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属于自己的,对个人和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见”是建立在健全人格中,反思人生所得来的修行,“邪见”则是单纯追求感性的快乐,或是毫无逻辑地追求不可预知的未来,以此而造成的无知。

如果说电影只是讲述了莱莉在青春期的年龄段,对自我追求的重建,那么对我们这些成年人而言,就是需要时刻反馈到自身的反思、忏悔、坚持,再确立自己的“正见”。

电影,止于电影,但是透过欢笑与激动,或许我们真的可以看到其中佛教意义的警示。正如电影中各种情绪的轮番登场,都是起源于对莱莉的爱,我也希望每个人在抛却负面情绪,追寻圆满的过程中,好好爱自己、拥抱自己和保护自己!

图片来源 | 皮克斯官方微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