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涧龙山寺:即非禅师出家之地 | 走进黄檗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东涧龙山寺:即非禅师出家之地 | 走进黄檗

e3c9ba7435be05e7588c47cbae0d626

壬寅秋,在对黄檗山后山夏之文墓考察时,发现文天祥所题墓碑。夏家后人说,福清“龙山寺”有一块与黄檗山即非禅师有关的石碑。为此,我们走进龙山寺。

龙山寺的前世今生

“龙山寺”又名“东涧寺”或“东涧龙山寺”,位于龙山街道龙山顶,东皋山北麓,面对覆船山,原名“龙山庙”,又称“五圣庙”。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原是浙江会稽(今绍兴)辗转迁移于此定居的夏姓人祖庙,也是一座佛道共处的寺庙。

综合龙山寺内堂道光壬午年《重修龙山寺》之“融龙山寺之崇祀”、光绪戊戌《重修龙山寺》及1999年《重修龙山寺碑记》记载,龙山寺始建于宋绍兴戊寅年(1158年),原是夏姓的祖寺,乃浙江会稽(今绍兴)龙山寺的分寺,夏氏祖先辗转定居于此。宋淳熙九年(1182年),寺内香火极盛,寺左旁有观音殿,右旁有娘妈厅。元明两代均有多次修缮。清代,这里是福清五涧寺之一,为东涧龙山寺。嘉庆己卯年(1819年),历时三年进行全面维修。光绪戊戌年(1898年),当院住持僧感四处募缘重修。

微信图片_20231129163039

1949年后,民政部门接管作为烈军属养老院,后改为社会福利厂。2000年再次重修,复名“龙山寺”。1996年,在扩建清荣大道时,前照全部拆除,向内移进五米。现寺庙占地面积1046平方米,建筑面积904平方米。

即非禅师出家之地

即非禅师俗姓林,名如一,字即非。1616年出生于福清,1671年示寂于日本长崎崇福寺。据日本曹洞宗名僧高桥竹迷所著《隐元·木庵·即非》(日本丙午出版社1926年出版)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即非禅师十五岁。密云圆悟禅师应请住锡福清黄檗山,隐元禅师也随之进山。即非禅师前来瞻礼,才知道佛界还有宗门之说,随即产生了随喜的道念。之后潜心阅读老子和庄子的书,探究虚无恬淡的道理,同时翻阅佛经和佛祖语录,更加坚定了出家的决心。

两年之后的崇祯五年(1632年),他终于向母亲提出要出家,心思坚定不移。他母亲认为,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让儿子出家可消灭业障,也可为其父亡灵超拔度脱,就毫不犹豫答应儿子请求。即非立即来到福清县龙山寺,投奔于西来和尚门下,成为佛门弟子。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正式薙度。

对此,《重修龙山寺碑记》有如下记载:“融城东郊区,东皋山北麓,面对覆船山,林木郁森也,那名胜古迹,为市之左辅,非头陀出家于此龙山寺。”

在康熙、乾隆和后来光绪续修的三种《福清县志》里,都没有“龙山寺”的记载,但即非禅师东渡日本后编撰的《福清县志续略》“寺观”条,记载了福清68座寺院,龙山寺排在第四位,介绍内容是:“龙山寺,在东门外”。

浙江迁融夏姓人的祖庙

54820a2c55580fd15c032c5ac531307

据福清《会稽夏氏族谱》记载,福清夏氏古称“会稽夏”,是五代时期由浙江绍兴宦游入闽,史称“东塘夏氏”。这部族谱介绍的第一个福清夏家名人,就是北宋重臣夏臻。夏臻是进士,他的两个儿子夏之邵、夏之文是同榜进士,父子三人又都被朝廷赠予“大夫”之名,所以有“父子三进士”和“父子三大夫”之誉。夏之文曾来黄檗寺,写下《登览秀阁和康侍郎 》:“重来登览秀,雨歇暑风微。山色长如画,天光不可围;岩幽闻夜啸,花落见春归。莫遣天花坠,沾粘座上衣。”

据乾隆《福清县志》卷十四“循良”之部记载:夏之文,历官太常博士,朝请大夫,江西提刑副使。所至之处皆有贤能之声,政声口碑俱佳。乾隆《福清县志》卷二十“坟墓”之部记载,夏之文墓“在清远里弥勒山”。清远里的弥勒山就是黄檗山的后山。今年七月,我们在夏氏老人会和林场向导带领下,从万福寺出发,进入黄檗山后山,找到了夏之文墓,墓是夏之文的二十一世孙夏谦吉重修,碑中间大字是“宋进士江西提刑夏讳之文公墓”,右侧是“景炎元年仲冬榖旦后学文天祥敬题”。

微信图片_20231129162858

文天祥为夏之文墓题碑,是因为夏之文曾在文天祥老家江西为官,还是其他什么机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夏之文是入了《循吏传》的政声口碑俱佳的好官,文天祥是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夏之文生前来黄檗登阁赋诗、参禅悟道,去世后魂归黄檗、向春而生。再加上“黄檗三笔”之即非禅师,在夏家祖寺龙山寺出家的因缘,这本身就是一段值得传颂和铭记的佳话。

微信图片_20231129162911

内容来源:2023年11月30日《海峡都市报》“海都新闻”

作者:白撞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