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学界大咖泉城论道,首届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圆满举行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50余位学界大咖泉城论道,首届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圆满举行

2024年5月26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指导,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济南市佛教协会、山东大灵岩寺承办的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5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佛教中国化、灵岩寺千年历史文化,佛教爱国爱教历史传承和思想等议题展开讨论,这是千年古刹灵岩寺自建国以来第一次举办历史文化论坛,也是济南佛教界一次里程碑式的学术活动,论坛议题聚焦、论证严谨,而且创新性强,其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对推动济南佛教的健康发展、乃至佛教中国化进程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开幕式

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开幕式

出席嘉宾

出席嘉宾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白山,济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保岭,山东省民族宗教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民族宗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徐中林,济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李震,济南市委统战部宗教事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孙京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大伟,山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方丈弘庵法师等出席了论坛,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佛教界高僧大德莅会,山东大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主持论坛开幕式。

山东大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主持论坛开幕式

山东大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主持论坛开幕式

弘庵法师致辞

弘庵法师致辞

山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济南市佛教协会会长弘庵法师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济南佛教在探索佛教中国化理论、做好佛教中国化实践,全面从严治教,四进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为继续推进济南佛教中国化理论与实践走深走实,引领七众弟子做好佛教健康传承,济南市佛教界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加强理论学习,涵养道德品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引领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马保岭部长致辞

马保岭部长致辞

济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保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马保岭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各位专家学者、大德法师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深入挖掘灵岩寺历史文化、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积极建言献策,为开创省会宗教工作新局面、迈出新步伐、集聚新智力、提供新动能”。

白山副部长致辞

白山副部长致辞

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白山在致辞中对做好大灵岩寺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山东实践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把握佛教中国化山东实践的时代主体。二是要把握佛教中国化山东实践的时代方向。三是要把握佛教中国化山东实践的时代定位。

白山副部长还用四句话总结了灵岩寺特征:一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东晋建寺传承至今1600多年。二是高僧辈出,佛教重镇。三是调和会通,宗风鲜明。四是文化厚重,光华灿烂。

徐绍刚教务长致辞

徐绍刚教务长致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说:佛教中国化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任重而道远,但路虽远,行则必至;任虽重,众志成城。我想以这次历史文化论坛为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历史契机,我们共同努力,在推动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要谱写山东篇章,谱写新时代山东的实践,同时把这次论坛的意义和有效做法推而广之,形成蓬蓬勃勃的文化复兴现象,形成全国各界共同推动宗教中国化历史的洪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先生作《佛教中国化“九阶论”与“新时代人间佛教”》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先生作《佛教中国化“九阶论”与“新时代人间佛教”》主旨发言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作《灵岩寺塔基阿育王经变中的佛舍利信仰》主旨发言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作《灵岩寺塔基阿育王经变中的佛舍利信仰》主旨发言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教授邱高兴作《佛门《十二时歌》俗曲弘法述辨——由定光道询读《十二时歌》谈起》主旨发言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教授邱高兴作《佛门《十二时歌》俗曲弘法述辨——由定光道询读《十二时歌》谈起》主旨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发表了《中国佛教文化视域下的“临终关怀”》的主旨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发表了《中国佛教文化视域下的“临终关怀”》的主旨发言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省委统战部宗教中国化研究基地主任杨维中《出身于灵岩寺的罗什弟子僧叡考述》为论坛做主旨发言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省委统战部宗教中国化研究基地主任杨维中《出身于灵岩寺的罗什弟子僧叡考述》为论坛做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教授邱高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省委统战部宗教中国化研究基地主任杨维中分别作论坛学术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共设三个分论坛,专家学者围绕不同主题分别开展讨论。大家共聚一堂,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分享观点,真知灼见频出,学术氛围浓郁,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分论坛

分论坛

山东大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分别在闭幕式发表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张雪松主持闭幕式。

弘恩法师在闭幕式上发表致辞

弘恩法师在闭幕式上发表致辞

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作为论坛东道主对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敬意,弘恩法师说:这次论坛的论文质量得到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务长的肯定和赞叹,同时省市相关领导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非常感恩。

王颂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

王颂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

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他说:此次论坛确实令人很满意,大家都认真参看了论文集,而且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很不容易的。大灵岩寺的历史如此辉煌,弘恩法师这么多年来沉潜耕耘,默默无闻,厚积薄发,今天终于有一个机会把大灵岩寺在佛教中国化道路上,在弘法利生上所做的贡献,以一种高光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觉得这个意义非常大。

张雪松教授主持闭幕式

张雪松教授主持闭幕式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济南历史文化悠久泉甲天下。济南至今已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发祥地,是战国时代神医扁鹊、阴阳五行学说创始人邹衍、唐朝名相房玄龄、宋代词坛“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和“豪放派”代表辛弃疾等历史名人的故乡,是中国近代史上“自开商埠第一城”。

济南佛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考证,早在西汉平帝元始四年佛教就已传入济南地区。“灵岩论道”的主场,山东大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余年,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的长河在灵岩寺留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灵岩寺高僧辈出。僧朗、法定、慧斌、怀晖、灵润、慧崇、降魔藏、月庵、达观等,都是能考证并在《高僧传》中有记载的高僧。中唐时,禅宗北宗神秀大师的高足降魔藏禅师在灵岩寺大兴弘化,倡导饮茶调节坐禅,让灵岩寺荣膺“茶文化祖庭”的美誉。历史上,灵岩寺帝王频顾,文人墨客粹集。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等都曾临御灵岩,乾隆皇帝八次跬跸灵岩,留下 100多篇诗文;李白、杜甫、钱起、司空曙、苏东坡、王安石、王阳明等皆到过灵岩并留有题咏。历史上,灵岩寺规模与影响空前,自唐代起,灵岩寺就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及湖北玉泉寺并称“四大名刹”,史称“域内四绝”。灵岩寺千佛殿内40尊彩塑罗汉塑艺之高,世所罕见,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墓塔林现存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是全国最大也是唯一的石砌塔林,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珍贵史料。《少林寺》电影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以其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成就了一次学术盛会,一场思想盛宴,一件文化盛事,堪为济南佛教界学术风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