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黄蘖”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伤寒论》中的“黄蘖”

《伤寒论》中的“黄蘖”

黄檗书院编辑的《黄檗文化之光——历久弥新的文化自信》一书,开篇就是“黄檗之名”,分别讲到“植物的黄檗”和“药材的黄檗”。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提到用栀子和“蘖皮”入药,治疗得伤寒之后“身黄发热”之症。我们目前见到的《伤寒论》最早版本,是宋代原刻本。1955年8月,重庆人民出版社曾以《新辑宋本伤寒论》为名影印出版。

话从“蘖”字说起

在我国的古籍善本文献中,宋版书被公认为校勘严谨,错讹最少,因此有着极高的文物、文献和史料价值。但是,这部宋本《伤寒论》却在一个字上引起了争议,这个字就是“蘖”。

《伤寒论》中的“黄蘖”

赵开美所刻《仲景全书》是学术界公认的依宋本覆刻,该书之《伤寒论》卷第五“辨阳明病子目第四十三方”是这样记载的:“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这里使用的是“蘖”。元代王好古的《汤液本草》有“黄蘖”条,称之“气寒,味苦,苦厚微辛,阴中阳降也,无毒”。这两处都提到“蘖”,这是一个什么字?我们还得从古文字的训诂说起。

在中医药学界,中医古籍文献是最为重要的一手资料,特别是涉及中草药名称的记载,那更是需要准确无误。一个对原著的望文生义,或者是刻工雕版出现“亥豕鲁鱼”之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解读中医药古籍经典文献,需要一定的文字训诂学专业知识。如果不懂文字训诂,就无法准确理解古籍的本义,也无法处理古籍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问题。如果去用现代汉语解读中医经典,那是会出错误的。

《伤寒论》中的“黄蘖”

199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中医古籍整理丛书”,其中有《伤寒论校注》一书,该书直接将“蘖”改为“蘗”。被誉为“中国《伤寒论》文献研究第一人”的钱超尘教授,著有《伤寒论(唐本、宋本)》。钱超尘教授在该书中认为,宋本中的“蘖”字是错误的,应当作“蘗”。钱超尘教授著作中还写到,我国所藏《宋本伤寒论》原刻共有五部,包括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上海图书馆各藏一部。上述五部皆讹为“蘖”。而咸丰六年(1856年)日本刊刻的安政本《伤寒论》,则改为“蘗”。钱超尘教授认为,“蘖”是子目出现的讹误之字,在正文的第261条作“蘗”,则不误。

“蘗”字是俗字

《伤寒论》中的“黄蘖”

“蘗”字,发音bò,《说文解字》未载此字。《康熙字典》中记载:“蘗,《集韵》博厄切,音擘。《唐韵》俗檗字。《说文》黄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时珍曰:蘗,木名。义未详。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讹也。《鲍昭·行路难》剉蘗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康熙字典》明确指出,“蘗”字就是黄檗之“檗”的俗字。可见“蘗”字,也非本字,同样是一个俗字。

由此可见,宋本《伤寒论》卷五辨阳明病子目第四十三方“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其中的“蘖”明显为讹字。若按《康熙字典》所述,全书之“蘖”“蘗”当写作“檗”,才是黄檗之“檗”的本字。福州怡山西禅寺有一块唐碑《唐福州延寿禅院故延圣大师塔内真身记》,其中有“少禀黄蘗山智积禅师”之句,其中“檗”字也是“蘗”。

“蘖”与药材无关

《伤寒论》中的“黄蘖”

“蘖”字,读音作niè。在《说文》中作“櫱”字,释为:“櫱,牙米也,从米,薛声。”乃米之一种。《康熙字典》引《正韵味》释“蘖”曰:“鱼列切,音臬。斫木余。”即砍木头剩下的,也与药材无关。又《康熙字典》引《字汇》说:“木櫱字有屮無艸,今从艸,似误。”又引《唐韵》认为“蘖”为“俗檗字”。如上所述,“蘖”字,非黄檗之“檗”的本字。“蘗”字乃是黄檗之“檗”的俗字。所谓“俗字”是指古时候通俗流行而字形并不符合规范的文字。

“檗”才是本字

《伤寒论》中的“黄蘖”

黄檗之“檗”字,发音bò,《说文》谓:“黄木也。从木辟声。”意即黄色之木,并没有明确为何木。徐锴于《说文解字系传》中说:“即今药家用黄檗也。”至南唐徐锴已明确指出“檗”即本草之黄檗。又《说文解字段注》曰:“俗加艸作蘗,多误为蘗字。”段玉裁已明确指出檗字上面加艹头作“蘗”,为黄檗之檗的错字。又邵锳于《群经正字》中说:“今经典作蘖,《考工记·旅人》,郑司农注薜读为药黄蘖之蘖,按《说文》无蘖字,祗有櫱字,乃之或体,义为伐木余……音义具异,以蘖为檗相传,写刻讹。”皆明确指出,“蘖”,为黄檗之檗的错别字。

《伤寒论》中的“黄蘖”

曾国藩曾说:“读古书以训诂为本”。我们借助古代辞书,对“蘖”“蘗”和“檗”三个字进行梳理解读。通过此番“咬文嚼字”,我们得到“黄檗”之“檗”才是本字的结论。

内容来源:2024年3月28日《海峡都市报》“海都新闻”

作者:白撞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