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入寺祈福,这些规矩不可不知
佛教
佛教 > 常识 > 正文

春节假期入寺祈福,这些规矩不可不知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春节假期来临,随着各地寺院逐渐恢复开放,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寺院游览祈福了,首先提醒大家,春节期间人多,出行还是要记得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注意人身安全。其次,佛门净地肃穆庄严,有些入寺礼仪,也不可不知。今天为大家略述一二,希望可以给您帮助。

入寺须知事项

沐浴净身,身心清净

入寺游览礼佛当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院。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在礼佛之前最好忌食。

衣冠整洁,举止有礼

进入寺院,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不可服装不整。入佛堂不得吸烟、嚼口香糖、打闹嬉戏等。

进佛寺时,最好不要经由中门入,而当从旁门入,更不要踏门槛,抬脚而入为宜。

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走,进退都应顺着左臂方向迤边行走,进入殿门,帽子以及手杖不可安放于佛案及佛座上。

不动诸物,不可越位

寺院之中诸物不可乱动,特别是寺中钟鼓鱼磬等法器,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亦不可戏动。诸如水果、植物等,也不可随意摘取。

大殿中央的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用两旁的垫凳。凡有人拜佛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阅经恭谨,拜僧讲究

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方可阅读。但阅读之前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放在经上。

见到僧人,称法师,或称师父,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合一,微微低头,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

在寺院可以拍照吗

随着手机拍照、摄像功能的日益强大,各种视频、社交软件的普及,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随手拍摄分享。来到寺院,第一时间也是来个几连拍,再随手发个微博、朋友圈……不枉去过一趟。

不过,宗教场所毕竟不同于别处,涉及到佛像或者法师的照片时,有些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个很重要,当你举起手机时,一定要三思而后拍!

1、寺院是否允许拍摄

去寺院礼佛,一般会有人告诉你,寺院禁止拍照,尤其是佛像;有些寺院的大殿门口,也会有提醒的牌子,上写“请勿拍照”。这样的提示,一方面是认为拍摄佛像是对佛不恭敬,一方面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考虑。

寺院佛像一般都是供奉在寺院大殿内,越是古老的寺院,里面的佛像、建筑等年代可能就会越久,也越珍贵。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佛像以及佛像表面或壁画的色彩,有些寺院会有禁止拍摄或使用闪光灯的规定,以防闪光灯对文物造成伤害。

2、要以恭敬心拍摄

在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院,拍照时要谦恭得体,勿搞笑,勿戏谑。

拍摄佛菩萨像时,尽量保持佛像的完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寺院偶遇法师,切勿提起相机或手机,对着法师一顿猛拍,或是拉住法师要求配合拍照。

这并非法师不慈悲,而是在被“突然袭击”或随意抓拍间,法师的表情、动作都可能走样。在大众眼里,出家人的照片不仅代表自身形象,更代表僧团形象。

3、切勿为了拍照不顾一切

遇到礼佛时,不能为了拍摄想要的镜头,从正在礼佛的法师或者信众前经过或停驻。也不能为了想要的镜头,随意踩踏在蒲团、门槛、供桌上等,或是将殿内的物什随意移动、搬弄。

当寺院人流较多时,最好也不要使用三脚架等器具造成人流迟滞,甚至影响寺院的正常活动。

轻与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说话要轻

言语轻柔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道场的恭敬。要杜绝在殿堂内外高声喧哗、闲谈阔论、争吵詈骂。

做事要轻

入寺做事要轻,包括担柴挑水、洒扫庭院、穿衣吃饭,不能粗莽,失却谦恭。应该收敛身心,整肃、严谨、细致。

烦恼要轻

学佛就是学习减轻烦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只看好样子”、“人非我不非”。烦恼的轻重,恰能衡量进步的大小。

重在恭敬

有些人进入寺院一味强调各种规矩,敬香、礼佛、用斋、走路,都见违必纠。殊不知,礼仪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颗虔诚、恭敬的心。

重在求法

大家不能以世俗的贪求心、攀比心来亲近道场,更不能把寺院当成消遣、观光、游玩的地方。如果发心不够清净,不懂得为法而来,就失去了入寺的殊胜意义。

重在利他

寂天菩萨曾在《入菩萨行论》中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利他是佛法的精髓,也是佛法长久住世的重要因缘。

当你每一次进入寺院,都能以恭敬之心遵守佛门规矩,相信你也能从庄严的行为中收获法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