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食就是不吃饭?百丈禅师的“以减食为汤药”其实是这个意思
佛教
佛教 > 常识 > 正文

断食就是不吃饭?百丈禅师的“以减食为汤药”其实是这个意思

唐朝百丈禅师在《丛林要则》里提出过二十条简明扼要的修行开示,被四众弟子奉为修行的圭臬。其中“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尤其值得末法众生悉心奉行,而“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这一句,时常容易被忽视,但在今天尤其值得重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

文/毕之诚

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用来长养色身的,但吃得过多,又会成为身体的负担。印光大师说过:“吃饭不可过度,再好的饭,只可吃八九程。若吃十程,已不养人。吃十几程,脏腑必伤。常如此吃,必定短寿。”(《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病从口入”不仅仅是指吃得不清净,其实吃得太多本身就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所食逾少,心开欲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南朝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引用陈纪的“养生诫食患”诀:“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目连问耆婆:“有弟子病,当云何治?”耆婆答:“唯以断食为本。”唐朝义净三藏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谈到,在南海各国的僧人中,断食是一种必备的治病方法。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断食不只是健康,更是灵魂的愉悦。”

可见,断食是被古往今来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有识之士普遍认可的。断食并不是完全不吃,而是适当减少食量,合理调节身心的状态。(断食又有完全断食、不完全断食、减食等不同方法,并非机械地不进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断食,才能获其益而不受其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断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断食,人们往往会产生顾虑:吃少了营养不够怎么办?其实现在大部分人不是吃得太少,而是吃得太多。所以有人调侃说,现在饿死的人不多了,撑死的倒是不少。

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西方人也有类似的观点:“填饱的胃不能思考。”美国的一位医学专家说:“断食时我感觉到更有活力、更有智慧,睡得更好,它把你更拉向上帝。你会更加耳聪目明、大脑敏锐,会获得更富弹性的步伐和更高的工作效率。为了身体与精神的健康,试一试断食吧!”

还有一点就是,在断食人群中,人们基本上是以素食为主,或者是全素。近年来,全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肉食的危害,因而选择食素。在这些人群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宗教信仰而选择素食,但还有很多人是从健康和养生角度考虑而选择素食。

放下对饮食的贪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世界几大宗教中,都有主张断食和减食的记载。

佛门里也有适时节制饮食的传统,在六斋日、十斋日、三长斋月、八关斋戒中,都要求过午不食。

《毗罗三昧经》中,瓶沙王问佛:“何故日中佛食?”佛答曰:“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食。”关于过午不食的功德利益,佛经里还有很多阐述,比如《佛说处处经》里说:“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

弘一大师出家以前有过一次断食经历,这次断食对他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影响。他曾说:“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大师的《断食日志》,记录了他在断食期间的生活细节及每日身体所发生的生理变化。从中也可看出,断食和减食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行,有系统,有规律,走中道。中医里也有很多关于减食养生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指导。

对于念佛修行,减少饮食也有积极作用。在打佛七或者百万佛号闭关过程中,很多人会选择过午不食,或者日中一食。大家的普遍反馈是,虽然吃得不多,但念佛过程中并不会很饿,而且神清气爽,法喜充满。

这样,念佛与减食相得益彰,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的调节,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也更为相应。正如印光大师所说:“贪爱既息,则心地清净。以清净心,念佛名号,如甘受和,如白受彩。以因地心,契果地觉。事半功倍,利益难思。”(《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用好这味药,必将使我们的生命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章来源:《净土》杂志2021年第3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