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与现代,你选谁?沈阳建筑大学刘万迪谈寺院建筑设计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复古与现代,你选谁?沈阳建筑大学刘万迪谈寺院建筑设计

编者按:寺院建筑到底是神的宫殿,还是人的建筑?随着时代发展,寺院建筑应该如何神形兼备?寺院设计如何在保护古建并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创新?这中间都需要“度”的把握。在2022厦门寺院建筑与设计展上,凤凰网佛教对话了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员刘万迪,刘万迪表示,建筑是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寺庙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适应性地去形成它的样子。在设计过程中,即不能特别复古,也不能特别现代,这就要找到他们彼此之间的“度”,复古思潮下和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一个“度”。

自动播放

现代还是复古?寺院建筑把握住“度”很重要!

建筑师往往是比较主观的一类人,我们搞现代建筑,都希望建筑应该变得很现代化。在做寺庙(设计)的时候,有时候会把这种思想延续到寺庙建筑中,也想把寺庙建筑做得很现代。我曾经也是这样的想法,把房子变得像我们追求的现代主义“盒子建筑”,很纯净的几何形体的方式来营建。

但事实上我们在做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师父们实际上不是很接受,它背后隐含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就是我们做寺庙建筑是为了什么?其实是为了服务于宗教群体和大众们。如果寺庙建筑因为它的现代性而让使用者们和公众们觉得它不像寺庙,是不是就应该这样呢?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想,寺庙建筑不应该完全以建筑师单纯地为了追求现代主义建筑,把建筑做得很现代性,以很主观的思路来做这样的房子。

当然,如果我们只做复古的房子,从建筑科学角度来说,也不是一个特别正确的现象。因为传统建筑,它是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下,比如树木比较多,用了传统的营造技术前提下,可能做了一个古建筑的坡屋顶,框架结构系统。但到了今天,有玻璃,有钢筋混凝土,有钢结构,新的营建技术。如果还在用传统的古人营造技术,只是模仿,甚至用混凝土造了木结构的情况,受力体系又不是那样的受力体系,这可能又不是很合适。所以这里边就会有一个矛盾。我个人观点,就是要找到他们彼此之间的“度”,复古思潮下和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一个“度”。

这个“度”,应该既要符合我们现代的、科学的营造技术建筑认知的发展,同时还要回归到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建筑因为建筑师主观、现代性的营造,把普罗大众(认知中)的神圣性给泯灭掉,大家都觉得这样不像寺庙了,恐怕也不合适。所以这个“度”就很重要。不能口号(化),要么现代的宣言,要么复古的维护,往往是不太适合的。

在现实过程中,可能往往我们的古建筑,佛寺,它会是文保建筑。从文物保护法的角度来说,文保建筑周边,它又不能做得特别复古,也不合适。因为这样会干扰原有文物本体的历史性解读,会有视觉混淆的情况。我们要是做得特别现代,其实也不合适,因为它会和环境不搭。比如一个古房子周围是高楼林立的现代“玻璃盒子”,它可能也不搭,它不像一家人。所以这个“度”同样也适用于现实文物建筑背景下的情况。

我本人除了在沈阳建筑大学教书以外,还在事务所做主持建筑师。在2017年左右做了一个寺庙(设计),它是一个扩建工程,中间是一个民国时期的本体历史建筑,省级文保单位。西边要扩建一部分内容,扩建这部分最开始其实没找到我们,他们做的时候是完全复古,做了一个房子,结果文物相关部门没有批(通)过,因为他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的内容。我们就接手了,最开始的时候做了一个很现代的,过程当中,寺院里边就有不同的声音,老和尚觉得其实还不错,住持师父觉得有点太现代了,大家觉得好像不是寺庙的样子。所以我们就在想这个“度”该怎么去把握,再不断地去和师父们沟通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要做一个法堂,容纳 1000人。我们怎么在一个大空间下,能够让它和历史相区别,同时还具有师父们想要的复古一点的样子,又不是很古,这个“度”就需要我们去(把握),最后我们还是做了一个答卷。

紧随时代发展,寺院建筑的“神”要符合这种气质!

建筑其实是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比如学校,以前都是私塾、书院的样子。到了今天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学校的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使用的人不一样,学科也分化,学校也发生变化。寺庙同样也要发生变化,所以寺庙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是以适应性地去形成它的样子。在做的过程中,问题回到了我们建筑设计本源性的问题。建筑终究是人造的,建筑也终究是要给人去用的。这样的思路下,实际上就需要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或者设计过程中,传统视角要转变。

我们以前的设计,可能大家过于注意的是建筑外在形式。比如所谓的像古的样子,还是现在的样子。但学校或者剧院、机场,它有它不同的样子,就要随着人们需求而去发展。这就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方面,不仅仅是外在的“相”,而是像中国传统东方智慧里边的“形神合一”。“神”的部分也很重要,不仅仅注重外在的“形”,还要考虑到它内核的精神部分,用西方现象学的理论叫做“场所精神”,用他的一些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设计。

我们具体做的时候,比如从建筑的体量、尺度上,建筑要素的水平界面、垂直界面要素的营造上,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比如我这个地方想营造一个相对平静的场所,我们可能会用一片水面去让这个心慢慢沉静下来。我想要营造一个相对庄严的状态,应该是一个相对对称的美。对称不代表着死板,不代表着呆板。怎么在对称的状态下,还能够形成一定的气质,这就很重要。所以要注重建筑所营造样的空间场所来组织它的设计,而不仅仅是场所外表下一个外在的“相”,雕梁画栋或者是用一个固定的所谓模式。

我个人理解,寺院建筑的“神”,应该是符合佛教教化气质的“神”。这种“神”可能庄严性是要有的,它不二的平静感是要有的,相对本源的一些东西是要有的。这些东西对应下来,可能在它的建筑对称性上、建筑体量的高大性上,神圣性是要有的。比如在平静性上,可能是建筑水平界面的延展,把视线的延展给它展开,(也)是要有的。

神圣性的营造在空间上,它不在材料本身。比如同样是木材,我涂得大红大绿,可能是一种气质;原原本本的木色,可能是(另)一个气质。所以未必说,同样的材料,可能有不同的形式(即)“相”的产生。我们如果就材料所营造的“空”的部分来看待,可能问题就化解掉了。

“空”的这部分,它是大与小、高与低和人的关系,用建筑的语言叫做人的尺(度),建筑的尺度和人的关系。比如我们做一个幼稚园房子,可能就要把建筑的尺度做得很亲人,和小孩子要相适宜。我们做一个宗教建筑,一个相对纪念性的建筑,就要做得把它相对的尺度高大一些,来体现一些神圣性、庄严感的状态。我们做一个普通办公楼,可能就要亲人一些,又要符合人的基本人体工学的尺度,所以是“空”的这部分(决定了)营造的内在的“神”。

回归以人为本,寺院建筑原生、寄生、重生的进阶过程

我个人认为(寺院建筑设计)是越来越回归人本身。应该说所谓的“三生”:原生,我把它归纳为古印度、古西域时期的佛教建筑。寄生,就是寄生在我们中国传统四合院里边的时期,就(是)中国化这部分时期。重生,就是近现代以来,东亚地区,整个这部分的时期。

原生时期,用一个词来说,它是“圣人的学校”。佛教是一个教育,让大家去脱离尘世的苦,这样的教育思路。佛本身在(古)印度里面,他也是开悟的人,他并不是一个神,他是一个人,所以它是“人的学校”、“圣人的学校”,学生们以老师作为榜样的学校模型。

到了中国的时候,像宫为寺,舍宅为寺,它是把佛当成神来对待,是神的居所,像宫殿一样,天子的居所,宫殿、神的居所,是宫殿这样的模型。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传统佛寺,它是非常华丽、气势雄伟的状态。

到了现代以来,人间佛教的思想回归到人本身,注重人的教育。同时我们建筑里边也是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现代情况,而不是传统的、古典派的时期。所以不论从建筑界还是从宗教界,它都在回归到“人的建筑”的本身。所以我把“三生”对应下来就是“圣人的学校”、“神的宫殿”和“人的建筑”的过程。它应该像我们哲学里螺旋上升一样,否定再否定的发展客观规律来展示,应该是一个越来越向人的发展事态下来完成。所以我们现在进入注重功能、形式与功能和谐统一的情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