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花开自有时:寻找宋代黄檗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黄檗花开自有时:寻找宋代黄檗

编者按:2021年11月6日,第二届国际黄檗禅论坛暨隐元禅师东渡创建京都黄檗山万福寺360周年纪念大会在黄檗祖庭福清万福寺举行。本届论坛以“黄檗宗与东亚禅文化”“黄檗禅与东亚佛教史”为主题展开分论坛,共有35位学者提交论文。黄檗书院副院长白撞雨提交了论文《黄檗花开自有时——寻找宋代黄檗》,凤凰网佛教文化摘录论文部分观点如下:

黄檗书院副院长白撞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黄檗书院副院长白撞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文/白撞雨

大雨冲出一块有字石碣

2021年夏天,接连几天的一场大雨,导致黄檗山泥石流爆发,松柏油桐被连根拔起,冲进泄洪沟。山门外的放生湖水达到最高水位,吉祥峰下埋在泥土多年的巨石被洪水冲的裸露出来。万福寺住持定明法师在带着工程队实施抢险护坡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碣,多年沉积包裹在外面的淤泥已经被洪水冲掉,隐约露出了字迹。仔细冲刷后显现出 10 个颜体大字:“王居卿赵唐游黄檗山寺。”法师意识到,这块石碣可能涉及黄檗山寺一段历史,就立刻安排随车吊运回寺院安放保存。初步研究发现,《宋史》“列传第九十”有“王居卿”,此人是北宋时期和王安石一起变法的新党,历史上有名的治河专家, 曾经做过福清县令。

宋代黄檗哪儿去了?

于是,我们打开陈存枫先生任编委会主任组织编写的《黄檗山寺志》(中华书局 2017年3月第一版),但里面没有关于“王居卿”的记载。我们继续查阅崇祯、永历、道光、民国四种版本的《黄檗山寺志》,令人遗憾的是,这几种寺志,除了记载了几次官员来黄檗山龙潭、九渊潭祈雨,收录了几篇宋人的黄檗诗词,记载了两处宋僧塔之外,没有关于黄檗寺任何一个宋代僧人的记载,更没有宋僧上堂、法语、偈颂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宋代黄檗寺外护的记载。三卷本的崇祯《黄檗寺志》卷之二“僧”之部,标题是“唐、后唐、明”,直接就越过了宋代、元代。八卷本的永历《黄檗山寺志》卷之三“僧”之部, 与上述编排出于一辙。

去年以来,我一直按照八卷本道光《黄檗山寺志》记载,专注于“明第一代黄檗开山请藏赐紫中天正圆祖师”以下,历代黄檗祖师塔、祖师墓址的研究、巡勘。在如今的黄檗山万福寺院内,一人高的北宋石碣题刻在,井沿完好的宋井在, 清晰刻有宋代庆历、熙宁、绍兴年款的三个石槽在,为什么几种版本的《黄檗山寺志》里,都明确写着黄檗寺“盛于宋”,但却找不到宋代黄檗僧、法、塔的记载。宋代的黄檗寺僧哪里去了?

在下面的文字里,我们首先梳理古籍中关于宋代黄檗寺最早记载。然后对散落在寺志不同角落的,有关宋代祈雨以及文人士大夫游黄檗诗文做一捡拾。

古籍中关于宋代福清黄檗的最早记载

就目前所知,南宋福建泉州人梁克家撰《淳熙三山志》,乾隆时期被收入《四库全书》,此书是记载福建黄檗最早的古籍。

该书卷四十二“木”对于黄檗树,记载如下:“檗木,枝叶与石榴无辨,皮黄, 子赤如枸杞。子两头尖,枝可剉以染黄,生山石间。”

该书卷三十六“寺观”类之四记载:“黄檗寺,清远里,以山多黄檗名。江淹南齐人,好山水,尝游焉。贞元五年,沙门正干尝从六祖学,既得其旨,乃辞去。祖送之曰:‘把菩即止。’干抵此,乃安之。”这段描述,也成为四百多年后,第一次于崇祯年间修撰《黄檗寺志》所引用的滥觞。

这是我们能够找到的关于福建黄檗树、福清黄檗寺的最早记载。

寺志里关于宋代黄檗寺的记载,只有“三个字”

崇祯《黄檗寺志》记载: “万福禅寺,……盛于宋,微于元,重兴于明。” 从寺志记载来看,宋代是黄檗寺最为鼎盛的时期。可惜,在乡邦文献和黄檗山寺志里面,宋代这段历史记载都是只言片语。并且,两宋时期黄檗寺的住持也多不见于史志记载。这部林伯春、释行玑、释行元等人,于明代崇祯年间编修的三卷本《黄檗寺志》,没有关于宋代黄檗寺、黄檗僧的多少记载。有学者指出,这多半是因为清初对历史的篡改,以及对史料的摧毁,而福清又是反清复明活动的重要一地,所以明代人文遗迹被抹去毁佚不少。

宋代黄檗龙潭祈雨

南宋福州知府真德秀,曾来黄檗山龙潭祈雨。崇祯《黄檗寺志》卷之三“文、逸事”部之“词”类记载,寺志这一部分仅有一篇文章,就是真德秀(1178 - 1235)的《龙潭祈雨醮词》。宋理宗期间,真德秀任福州知府。应该是在此任上,赶上有一年大旱,真德秀来到黄檗山,沿着蜿蜒的山路,到龙潭瀑布举行祈雨典礼。《黄檗山寺志》全文收录记载了真德秀的“龙潭祈雨醮词”,真德秀言辞虔诚恳切,他说:万民崇敬的老天爷,老百姓最大的事, 莫过于稼穑之难,大热的六月天快一个月不下雨了,地皮干裂,庄稼晒得打了卷, 福州这地方虽然才方圆百里,但它是七闽之首啊。去年秋天因为连日降霜,收成大打折扣。老百姓仓里攒的粮食基本上都见底了。谁成想到了今年夏天,又是这样暴晒的大旱天,稻谷正在灌浆抽穗,嗷嗷待哺,急盼甘霖,上至官府,下到黎民, 无不是心急如焚。我们恳请上天慈悲,可怜天下的百姓,扫除妖魅,让大雨快来, 救民于水火,我们官吏甘愿受惩罚不拿开支,但愿让老百姓种下的保命粮颗粒归仓,我们会感恩戴德,不忘老天爷宏大无边的天恩。

宋人诗文中的黄檗

在个别古籍和宋人别集中,尚有一些宋人所写黄檗诗文,未收入黄檗寺志, 今录四则于后。

南宋时期祝穆的 《方舆胜览》卷十收有《丁公言题黄檗寺》一诗,此为北宋初期宰相丁谓(字公言)游览福清黄檗寺时所作。书中记载:“黄檗寺,在福清县西南,有瀑布数十丈。丁公言题诗云:‘莫言尘世人来少,几许游方僧到难’”。祝穆的曾祖祝确,是朱熹的外祖父,他的父亲祝康国是朱熹的表弟,跟随朱熹的母亲祝氏居武夷山。

南宋闽学巨擘陈藻(1151-1125)《黄檗香炉峰》:

黄檗寺前犹突兀,祖师塔外别安排。

香炉好是中央小,无数峰峦拱揖来。

漳州知府许当(生卒年不详,景祐元年 1034 年进士)《黄檗山》:

闽粤饶异山,峨峨此称奇。

青崖蔚高林,朝日常蔽亏。

上士访幽趣,结爱忘返期。

所以葵藿心,江淹寄遐思。

朝奉大夫李谕(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 1091 年进士)《黄檗寺》:

但觉壶中长日月,焉知世上有风波。

龙收雨雹归岩穴,僧伴烟霞宿鸟窠。

此外,在唐代,黄檗希运禅师弟子唐丞相裴休,曾作《赠黄檗山僧希运》, 收入《全唐诗话》一书,应为有据可查最早的黄檗诗(梁江淹《游黄檗山》指的是否福建黄檗,有异议):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上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度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赵朴初曾访问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写下一首《黄檗山》:“普茶饭,倍情亲,一堂早课随钟磬。真是个万里香花结胜因。三百载一家心印。” 在这首诗的脚注中,赵朴老写到:“黄檗山万福寺,我国明末高僧隐元禅师东渡后所创建。余往访,寺僧殷勤治斋留宿。晨起同僧众上殿,课诵仪式,一如吾国寺庙。万里香花结胜因,唐裴休赠黄檗禅师诗句。”

这些宋代黄檗诗文,或记黄檗风物,或状己之心思,也有记述与寺僧交往之故实。不可否认,在其自身文学成就之外,尚有一定文献价值。但寻觅这些诗文, 需要宽阔的宋代诗文、文献阅读面,非大力者所不能至。笔者此处所列,仅为有限认知和一点皮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