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卫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中国佛教走向世俗化的重要步骤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姚卫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中国佛教走向世俗化的重要步骤

编者按: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第二故乡。佛教中国化是综合的、立体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中国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专题《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大家谈》,分别从佛教义理、佛教制度、佛教艺术、佛教教育、佛教生活等方面阐述佛教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本文为2011年8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姚卫群在中国江西百丈山佛教文化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禅宗的发展》的论文。姚卫群教授认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主张,使佛教寺院僧人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方式的差距大大缩小。这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实际是走向世俗化的重要步骤。以下为论文节选: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姚卫群(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姚卫群(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印度佛教中的一些相关思想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它的一些基本观念多源于印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一禅宗的重要观念涉及了佛教的世俗化问题,与佛教中的所谓“入世”观念联系较大。

在印度佛教中,既有关于出世的理论,也有关于入世的思想。在不同时期,论述的侧重点有不同。

佛教在印度产生时就认为,人们生存的世界或人生现象中充满了痛苦。而佛教所主要致力于的事情,就是如何摆脱这种痛苦。

印度佛教中没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类的主张,但有与这种主张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基础就是强调涅槃与世间的不可分的关系,强调要度众生出苦海就不能离开众生生活的世俗世界。

这种理论将佛教的发展与世俗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逻辑上必然认同这样的观念,即:佛教的修行,佛教的发展都只能在世间中进行,离开了世间的生活,也就没有佛教的存在。

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将一些基本教义介绍过来的过程中,有一个如何使中国民众理解和接受这一宗教的问题。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解与印度佛教的原本内容有不少出入。就禅宗来说,最初的思想形态与后来发展了的形态也有很大变化。随着中国佛教的发展,由于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禅宗逐步开始强调与世俗生活的联系,显示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悟出佛教的道理或成佛,并不是仅仅依赖于形式上的那种读经学禅,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来体悟。

禅宗里百丈怀海禅师等人创立了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设立了“百丈清规”。在其一系列新提出的有关主张及其思想中,极受人们瞩目的就是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和传统佛教中的僧人专心修行,一般不参与常人之劳作的观念有很大不同。他不但倡导僧人与寺外的一般民众一样做工,一样种田,而且将这一作法制度化,努力实行。他不仅要求弟子这样作,而且自己也率先垂范,坚持劳作。中国佛教中虽然在百丈怀海禅师等之前就有人强调“佛法在世间”,但对僧人和一般民众日常主要所作之事还是有明确区分的。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实际是看到了僧人的劳作直接关系到了寺院的存在、僧人的生存这样重大的问题。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主张,使佛教寺院僧人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方式的差距大大缩小。这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实际是走向世俗化的重要步骤。

三、禅宗在中国盛行的原因分析

禅宗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盛行,并在后世成为中国佛教中的社会作用最大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禅宗能够较好地推进佛教的世俗化发展有直接关系,即与禅宗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类的主张有关。具体来讲,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

第一,禅宗较好地处理了佛教中的出世与入世理论的关系。

第二,禅宗较好地处理了坚持佛教根本精神与避免理论过于繁琐的问题。

第三,禅宗较好地处理了佛教中僧团的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