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师演讲,不打鸡血,不灌鸡汤,全程高能!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香港法师演讲,不打鸡血,不灌鸡汤,全程高能!

遭遇挫折时,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你要乐观,你要坚强,别难过,开心点儿......

可衍空法师却说,一个人如果遇到家人生病,乃至亲人往生,你要他不伤心是不人道的。在困境里叫人安心是不合理的,在困难之中感觉到困难是正常的。

香港佛教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总务主任衍空法师,是香港第六届观音文化节佛教文化讲座的演讲嘉宾。他的演讲不打鸡血,不灌鸡汤,用接地气的方式向大众开示困境之下,佛家的“中道”智慧。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1、“不快乐”也是正常的

一个人如果遇到家人生病,乃至亲人往生,你要他不伤心是不人道的。在“疫”境里叫人安心是不合理的,在困难之中感觉到困难是正常的。

在“疫”境之中,如果大家感觉到担忧、恐惧、不快乐、烦恼、孤独、寂寞、无奈,说明你是一个人,一个正常人。

在“疫”境之中,怎能够安安乐乐呢?大家戴着口罩,不能顺畅说话,假期又不能到外地旅游,不能够团圆,又不能够聚在一起吃火锅,怎可能安心呢?

所以,如果你觉得不安心,你觉得不快乐、困惑、不自在,说明你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在疫情之中感觉到不快乐,是一件合理和正常的事。

因为不快乐是正常的,所以首先我希望,你能够觉得你的不快乐、担忧、无奈、不自在是正常的。

2、过度的反应,需留意

你是一个正常人,你可以安心地去不快乐,不过后续必然还有其他事情。古人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么我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何时生起呢?没事的时候,风和日丽、平平淡淡当然不会生起情绪。情绪未生起的时候在哪里呢?

本来就没有,没有就不用讨论,这时候称为“中”,安住于内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指何时有喜怒哀乐。喜,有快乐事情时就会欢喜。有疫情时就不快乐、有担心。“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是指你在疫情中有些担忧、有些不快乐、有些困惑、有些闷。

如果你情绪生起来是中节,“中节”即是恰当。有些不快乐、有些担忧,看到感染的人数会担心起来,是可以的。但你担心到烦乱,做不到日常的事情,睡不着觉、吃不下,感觉很孤独,在濒死边缘,就过了“中节”这一个阶段,这时候就有必要做一些事情,要留意。

即使一个人面对诸如家人去世的痛苦,譬如我爸爸去世的时候,我也很难过、我也哭,怎会不哭呢?可如果你相隔三、四年还哭,就有问题。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3、面对客观现实,有些事情无法改变

如果客观事情能处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处理。当然有些能处理,有些处理不了。

譬如去年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用不同方法去处理都不成功,唯有等疫苗。从有这一个病毒开始,一直到疫苗出现之前,我们只可以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些可以做到,除此之外没什么能做的。

人生有些事情是可以做、可以改变,有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

譬如爸爸妈妈可以改变吗?一出世就是这个爸爸妈妈,太迟了,不能改变。这个就是你的爸爸妈妈,这个是你的哥哥,这个是你的妹妹,能不能改变?不能,一出世就是这样。

我们出世之后,成长、吃饭、老、死,可以选择吗?不可以选择。你一出世就要吃饭、要成长、要读书、要工作,你会慢慢变老乃至死,没有选择。

4、可选择的也很多,关键在于心态

但是你在人生当中能做什么事情,很多是可以选择的。

你可以选择跟谁做朋友,可以选择 男朋友、女朋友,选择跟谁学习、读哪间学校......

有些事情是没有选择的,父母没有选择、生老病死没有选择,但是有样东西一定可以选择:你怎样看人生,你怎样看父母。

“这就是我的父母,这父母真好,他们疼爱我,不过有时他们又不疼爱我、打我。但是他们都是我的爸爸妈妈,我很爱他们、我很孝顺他们。”

“这就是我的父母了,他们只能让我坐上日本车,坐不上德国车,他们都是不中用的。”

父母没有选择。但是你怎样去面对父母,以什么养的心态去面对他们,这种内心世界或个人的思维,可以选择。

我们的心怎样去看这个世界,怎样去看没有选择的那些事情,决定怎样与其相处,其实你是可以选择、可以决定的。

月有阴晴圆缺,无法选择,但是我们怎样去看圆缺的月亮,可以选择。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5、如何行“中道”

有些人说,疫情没有那么可怕,不用戴口罩,照样去喝喜酒、去外面吃东西,这样做是有问题的。因为你不惊慌、你放肆,你没有警觉到这个疫情的危险,一点都不担心,这也是不好的。你会受感染,你会连累你身边的人,但是如果你太担心,经常睡不着,乃至神经失常。一开始的时候抢购很多米,抢购口罩及消毒药水,家里都放满了,现在这些米生虫子,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吗?

怎样为之“中节”呢?恰当呢?其实我相信是有难度的。

佛教常说,佛陀经过了六年苦行。大家都知道佛陀出了家之后去修行,经过了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饿到自己骨瘦如柴。佛陀后来发觉这样的苦修是不行的,才决定放弃苦行,行其中道。吃些东西,有气有力,继而行“中道”,才开悟成佛。

佛教说“中道”,刚才讲的儒家思想“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都是说“中道”。

怎样的情绪是“中道”呢?有没有标准呢?是否像我们的体温,三十六度多就是正确,不高不低?

其实“中”,每个人是有些不同的。你的“中”与我的“中”是有些分别的,所以“中道”是智慧,是恰当,不会过度或者不足。

但是这不过度、不足怎样去掌握呢?其实需要你自己去揣摩。

过度的时候,就像烧饭一样,火太大会烧焦,火太小怎样也煮不熟。所以怎样才为之“中道”呢?我一下子也很难向你解释怎样为之“中”,需要你自己去观察事实,觉察自己能接受的最大程度是什么。

那放下,又可以放松到什么程度呢?我抓得这么紧的时候是否正确呢?

要知道自己是否恰当,便要时常去反思及检讨。有时是高些,有时是低些。有时再低些,又可以再高些。

那么何时是正确呢?视乎情况。用广东话说就是“执生啦!”

什么叫执生?在那个时候,正确就是正确。那个时候的正确,在那时候才知道。

即是现场判断,看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你身处那环境的时候,你俯览一切,在这个环境之中怎样最恰当,配对当时的因缘条件,而取一个中位。

这就要我们自己观察、了解,继而决策。这个有点难,但是可以做到,通过观察训练,你便做得到。

所以佛教常说禅修,禅修是什么?是说我们如何去专注、了解、观察。

我先向大家讲了一轮理论,理论对我们去理解事实来说,有方向性的指导,是重要的。我们看事情的时候,没有一个大的理论,没有一个大的框架,就随境而转,这是危险的。

随境而转,就是喜欢就上,不喜欢就打,这是一种无方向性、无理论指导的响应,比较兽性,像动物。动物,肚子饿了就吃,吃饱了就睡觉。有什么要思考吗?没有。而修行比动物这些行为要复杂得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