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禅正师:慈悲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理念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忍禅正师:慈悲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理念

编者按:2019年10月30日,第二十二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学术交流研讨会在珠海会展中心举行,与会三国佛教界代表以“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主题,交流研讨,汇聚共识。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副会长忍禅正师代表韩国佛教代表团做补充发言,他认为,佛门普遍行善(kusala)的慈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将成为最好的解药,也能成为构建健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理念。凤凰网佛教摘录忍禅正师发言如下:

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副会长忍禅正师作补充发言(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

佛教是慈悲为怀的宗教。这种核心价值可运用于一切存在,其作用是贯穿人类时空的普遍实践理念。从人类的历史来看,总是会暴露毫无慈悲的暴力和战争阴影。这些都始自于人类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对立,以及因贪欲对环境引起的不和谐。

那么人类的慈悲心和错误的贪欲这两个不同的人性怎样转化存在呢?佛教认为没有一样常住不变、心识和物质也是念念生灭。是过去的业与自然法则而生起相互流转的存在关系。

有情众生是由五蕴(pañcakkhandhā)假合而成,就是说世间的有为法是由色(rūpa)、受(vedanā)、想(saññā)、行(saṅkhāra)、识(viññaṇa)五种因素积聚而成的。其中一项为物质现象,其它四种则心识作用。

根据如此分析,众生是名色(nāma-rūpa)的合成体,就人而言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是心识和物质的转化过程。佛教阐明缘起(paṭic asamuppāda)道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依托因缘法才有因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又生他果,也说明了此与彼之间是相依相待的存在。我们人类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宇宙万法中的一个部分而已,这个万法指有情众生,也包括整个自然界。

从宇宙万法的生起而言,人类生命不是由造物主创造的,对动物或自然,人类的存在不是被赋予“控制权力”、“支配权力”。目前,由于人类过于贪欲,生物多样性发生显著地减少、全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致使人类生存遭到威胁。还有,族群、国家之间的反目和对立使世界和平仍然遥远。

佛教主张:人的祸福是由自身业力所造,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这个“自业自得”的业报思想,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业”,梵语karma、karman,意思是身口意所造作的言行。

业力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相互流转,就形成了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

自业自受的业报思想,是说言行所造的结果在无限的时空里生生循环不息,其果报得自行负责。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简要说明了三世因果道理。因此,现今人类命运就源于过去,其未来则由现在的我们所作所为来决定。

所以,我们为朝着更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要发大慈大悲的心,同体大悲的慈悲心,开拓慈悲的道路。当我们能正确认清人类贪欲问题,便能找慈悲之路的要门。

我们生存的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世界。有情众生基本上非常密切的靠欲乐维持着。“欲乐”从初期佛教说 是kāma、rāga、taṇhā、chanda等四种代表性表现。

若说欲乐(kāma)为感官上的欲望、贪欲(rāga)为贪婪,而是爱(taṇhā)就处于感觉上的受(vedanā)和执著的取(upādāna)之间。欲乐(kāma)、贪欲(rāga)有苦根的否定含意,aṇhā),能发起精勤作用的欲欲(chanda)则有中性涵义。

欲欲(chanda)能发起精勤作用,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又译为“意欲”。意欲的结果不管善恶,通常因为表达“达成某个目标的心理冲动”,而它本身是善和恶皆含的中性。

我们的欲望与他(包含有情界和自然界)的关系里,时而起为自私或利他的作用,所以对欲望的指向点放在何处?要有深入反思。

尤其,欲欲(chanda)指想要行动的意图、志趣、欲求去做。它本身是中性的,要看它的目标寻找所缘決定它是善(kusala)或是不善(akusala)。意欲在道德上含有多样变化的可能性。

慈悲是佛教实修上的主要德行。当欲欲(chanda)与慈悲连接上时,人类命运会有正能量的最好走向。

慈悲,是慈(maitrī, metta;友好、亲爱的心)与悲(karuṇā, karuna;怜悯的心)两个字的合称。据《仁王经疏》讲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的态度。

慈悲,巴利文karu, mett, anukamp,综合这三个词汇,可定义为要带给自我与他人利益与幸福,并扫除自我与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的意图和行动。

由此可知,慈悲一词,不仅含有通过“行动”所表现的慈悲行为,还包含其行动上没标出的心存的“意图”,可以说是涵盖行动表现的慈悲和感情共有的慈悲两个层面。

慈悲在欲望和智慧的相互作用里更加鲜明其本质。错误的欲望导向颠倒生活,指向涅槃的智慧则趋向佛教所追求的本然生活。

错误的欲望对客观世界的对象予以执着、差别、爱执而轮回,将扩增虚妄分别的差别性;觉悟智慧则抛弃妄分别与执着,超脱轮回的真实世界。

过分的欲望致使逐渐沉沦于颠倒虚妄的世界,智慧则觉醒其虚妄而度过本然生活。错误的欲望会导致轮回,智慧则能从轮回的桎梏中超越而解脱。

慈悲心对错误欲望与智慧、颠倒生活与本然生活、轮回与解脱的两个极端能够圆融调和。虽然假我在现象世界里,但众生心里所感的痛苦则真切不虚,所以菩萨慈悲心怜悯受苦众生。菩萨并不回避现象世界的欲望,于是一再指点众生运用智慧在现象世界实现涅槃净土。

慈悲心是能让颠倒现象世界受苦的有情众生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净土的实践理念。

现今的交通、通讯等发达,使人类更加紧密联系,个人和国家地区之间也形成了复杂多端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社会无关于语言、文化、国籍、种族,在这个地球村图谋生存。普遍行善(kusala)的慈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将成为最好的解药,也能成为构建健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理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