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禅宗绕不开一个地方:广东韶关。韶关不仅有六祖大师中兴的南华寺,还有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祖庭云门寺。云门寺的近代复兴,离不开两位禅门大德,一位是虚云长老,一位是虚老的法嗣佛源老和尚。2019年是佛源老和尚圆寂十周年,“师父来了”推出“佛源老和尚与云门往事”纪念特辑,礼请云门佛学院教务长性国法师为我们分享。
佛源老和尚
佛源老和尚俗姓莫,字仁辉,湖南桃江人,1923年癸亥岁二月廿七日出生。1941年礼益阳栖霞寺智辉法师出家,法名真空,法号心恺。1946年于南岳福严寺受具足戒。1951年春,师来云门参礼禅门泰斗上虚下云老和尚,受到器重,被委任为知客。八月,虚老传师云门宗法卷,赐名佛源,赐号妙心,为云门宗第十三代传人。1953年5月受虚老嘱托,回云门寺担任住持。
佛源老和尚曾口述过一段虚老与云门寺的回忆,能够较真实地反应云门寺的复兴过程,以及师徒间的心心相印的嘱托,一起来看:
佛源老和尚口述:
关于(虚云)老和尚与云门寺的关系。云门寺属于南华寺(六祖)下来,是一花五叶,为云门宗祖庭,属于五家宗派之一。云门寺出的人才特别多,譬如《碧岩录》是禅门第一书,(记载的)都是云门寺下面的子孙,他们对中兴那时的云门宗非常有力,影响很了不起。但是云门寺这个地方究竟是山区,隔城市隔得远,云门宗的门风比较高,门风高峻。它这个教育方法,过去云门祖师他是“一字”法,他是没有多话讲,直截了当的,所以一般人不容易接受。
云门寺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云门寺)
宋元以后,明朝又有一段时间,云门宗就冷落了。到老和尚在南华寺做方丈的时候,他们去考察灵树祖师的道场,找来找去,找到乳源那个地方去了,一看,哇,原来这个地方是云门宗的发源地,他就发心把它中兴起来。所以我感觉,也可以说,没有虚云老和尚也就没有现在的云门寺。
他当时去云门寺的时候,非常衰败冷落,只有一个和尚看门、看香灯。后来他恢复以后慢慢人就多了。不过当时也困难,是抗日的时候,日本侵略我们,财力、人力、物力,什么都困难得很,搞点东西放到韶关都丢失掉了。那时候修复云门寺,(虚云)老和尚比较艰苦、困难,所以规模不大,比现在小很多。
云门寺大觉农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云门寺)
心里清净,什么事情都成;心里不清净,你再怎么拜菩萨,怎么打坐也不行。六祖菩萨圆寂的时候讲了四句话:“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见没见?见到,但没有是非;闻没闻?闻到了,荡荡心无著,心里荡荡没有执着。你是老太婆,她是小姐,那个有钱,那个没有钱,谁又不礼佛了,谁又不守戒了,一天到晚搞是非,就是修行没有劲。
一个地方的兴败都是一个时节因缘。老和尚在这里恢复云门寺时,差不多要解放了。解放以后,粤北山区是一个土匪多的地方。云门寺处在山区,各地的出家人跑到那里去了,也有跑到那里去躲难的。
当时我在照顾老和尚,在客堂当知客,后来搞到影响很大了,中央也知道了。后来中央就只好把(虚云)老和尚接到北京去。我那时要照顾老和尚,陪着老和尚到北京去,一直陪到上海,陪到杭州、陪到苏州去了,后来又返回北京成立佛教协会。
云门寺农禅(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云门寺)
因为云门寺这个地方是老和尚中兴的,老和尚他要我回云门寺继承他的事情,不要把这个道场可惜了,他经过差不多有十年的辛苦,恢复这个祖师道场,所以我跟老和尚的关系是师徒的关系。没有(虚云)老和尚就没有云门寺。如果说没有我,我可以讲也是没有云门寺。
后来由北京回到南华寺的时候,我身体不好,要养病。当地政府看到我回来,他们一定要把我留下来,留在南华寺,留在云门寺。当时云门寺西边的房子都没有了,大殿这一边也破破烂烂快要倒了,佛像没有了。所以一九八四年开始我就恢复云门寺,搞到现在的这个规模。可以说没有(虚云)老和尚也就没有云门寺,不可能恢复。如果老和尚他不叫我回来,我不在云门寺,我不回来,那么现在云门寺也是没有了。
云门寺农禅(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云门寺)
我觉得善知识很难遇啊!老和尚他是个大善知识。我们对老和尚是一片忠心,依教奉行,所以老和尚叫我回来,我就回来。这个祖师道场,被老和尚带着大家一起搞好了,又毁掉。如果我不回来搞,谁来搞呢?就是我来搞。所以现在我还是回来云门寺,恢复它。
这是(虚云)老和尚同云门寺的关系,我同老和尚的关系,也是我同云门寺的关系。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