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煌:翻译佛教经典 必须要有实修经历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郑振煌:翻译佛教经典 必须要有实修经历

自动播放

上传失败

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荣誉教授郑振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蕾)

上传失败

凤凰网佛教对话郑振煌教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蕾)

编者按:2019年8月10日至12日,《中国佛性论》翻译暨在海外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召开。本次国际研讨会对于推动汉传佛教学术经典的翻译事业,促进汉传佛教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研讨会期间,凤凰网佛教对话了郑振煌教授。郑振煌教授表示,佛教的经论,不是在谈哲学,而是在谈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让我们解脱烦恼,这是完全从实修的角度来谈的。如果翻译者本身没有实修的经历,那翻译者看不懂经文的。

如何看待赖永海教授“当今汉传佛教学术经典的翻译仍然是一个短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传佛教在西方世界的传播”这一观点?

郑振煌:这大体上是对的。如果我们要去追究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比不上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从现实面来看,华人特别的多,对于汉传佛教的大师们来讲,华人都已经度不完了,更没有力量去度非华人。同时,华人已经能给汉传佛教提供足够的支持,不必另外开辟“市场”。这跟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大师们不一样,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大师们为了求生存,就必须向他们之外区域的人传播佛法,当中,英语就成为传播工具之一。

第二个原因,汉传佛教的理论特别深,西方学者很难理解。南传佛教基本跟两千多年前的佛教没有太大区别,都是非常简单,每一个人都可以修的来,很容易就能让人接受。藏传佛教基本上也是印度佛教的“移植”。固然藏传佛教有密宗的部分,这是受到印度非佛教密宗以及藏区本土宗教苯教的影响,但藏传佛教在显教方面的理论,基本上是从印度佛教的“移植”过去的。

汉传佛教不是这样,汉传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中国化的佛教就深深受到儒家影响,强调现世的意义,以及受到道家的影响,有了那种无为的修行方式。中国的高僧大德们,能够融合印度佛教跟本土的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理论出来。这样诞生出来新的理论,非华人是很难理解的。

以前日本都读汉字版的大藏经,即使是他们,有时候都不能还原文字的本身,更何况是欧美人士。

非传统汉文化的研究者,其实很难理解汉传佛教。即使可以把汉传佛教的种种学说、理论翻译成英文,也没有市场,外国人也看不懂。市场没有需求,产品做出来,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这就需要思考,汉传佛教著作翻译时,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汉传佛教学术经典翻译应该如何做?

在古时候,译经是国家的大事,都是皇帝促使,译场规模都是几百上千人,组织翻译的人,一定都是有修行的,在修证方面,在译学专业方面,都是第一等的人才,还会同时召集全国的高僧同时创作。

我们这次《中国佛性论》的翻译团队规模,虽然没有达到几百人上千人,但有这种发心,已经是非常好的。

当下汉传佛教经典的翻译,日本在经典方面的翻译已经相当多了,其水准方面,还有待提升。但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对汉传佛教没有充分的理解,翻译的人,没有实修经历。实修经历非常重要。

因为佛教的经论,不是在谈哲学,而是再谈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让我们解脱烦恼,如何拯救世界,庄严国土,这是完全从实修的角度来谈的。

如果翻译者本身没有实修的经历,那翻译者看不懂经文的,只能依文字表面来翻译。所以我一直说,翻译是最好的修行。

翻译者一定要有“戒”,“戒”就是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原则要先定出来。

翻译者要有“定”,如果没有禅修、念佛、持咒的定力的话,你很难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思。

翻译者要有“慧”,这个“慧”分“根本智”跟“后得智”,要先有“根本智”,再有“后得智”,你要有对文字、表达的掌握。

还要有“解脱”,你要站在一个修行者的角度来翻译,修行者的发心是解脱众生的烦恼,要让汉传佛教能利益更多的众生。

最后是解脱知见,就包括修行有没有体验,文字有没有善巧。

如果能具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应该可以把汉传佛教翻译的更好。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