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大学副校长曾国藩介绍慈济“无语良师”项目(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
慈济大学教学楼(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张宝轩)
慈济大学校训墙(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
慈济大学模拟医学中心(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
“无语良师”项目介绍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张宝轩)
核心提示:这是一所由佛教团体创办的大学,却以医学院而闻名。这里以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作为校训,又传递出“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东方人文情怀。这里是慈济大学。
2018年12月27日,凤凰网佛教新媒体台湾交流团一行走进位于台湾花莲的慈济大学,当凤凰网一行人抵达印着“慈、悲、喜、舍”校训的大厅时,被告知副校长曾国藩早已提前在教室等候多时。曾副校长热情地接待了凤凰网一行,并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为大家揭开慈济大学“无语良师”背后神秘的面纱。
慈济大学的建立,与慈济医院有紧密的关系。证严法师体经过长期的奔走,加上社会各界爱心的汇集,在1986年创立了慈济医院。有了一所设备完善的综合医院以后,证严法师更进一步体会“名医易得,良医难求“的事实,于是从“教育“做起,历经无数的艰辛,慈济大学终于在1994年成立。
谁是“无语良师”?
“无语良师”又称“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接受基础医学的学习,人体解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些遗体捐献者用他们的躯体,让学生们直观了解人体基本知识,他们无疑是医学学生的无语良师。
曾副校长说到,从事遗体捐赠、解剖的人,一般不会将自己或亲人的遗体捐赠,因为他们太了解遗体捐赠后将会面对什么,那是几百上千刀的切割,身体将化为残缺的碎片。因此越了解,越难以去面对。而慈济大学的“无语良师”,有80%来自对遗体捐赠有一定认知的慈济志工。
据称,一位慈济的志工逝世后,遗体要求必须在24小时内送到慈济大学,然而恰好遇到强烈的台风。她的家人仍然克服重重困难,将她送到慈济大学,只因为要完成她的心愿。逝者生前和先生经营一间小食摊,并坚持把辛苦赚来的收入捐入慈济用作善款,往生前她说:“当有一天,他们在我身上动刀的时候,就是我心愿圆满的时候。”
还有一位家庭主妇,原本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先生在中年突然离世。在遭此重大变故之后,她作出了将先生遗体捐赠的决定,面对先生兄弟和家人的责难,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她对医学生们说:“我宁愿你们在我先生身上划错几十刀,也不愿你们将来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
遗体不是冷冰冰的标本,而是一场生死的教育
曾校长从事医学教育工作多年,传统的医学教育关注的是技术层面,学生面对大体老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紧张和压力,以及内心的恐惧。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大体老师的姓名,在课程中也谈不上对大师老师的尊重,课程结束,没有人会关心大体老师后续的安排。而在慈济大学,面对遗体,不仅是一具冰冷的标本,更是一场生死的教育。
慈济大学的模拟手术全程使用全新的手术器具,并且有一整套仪式。在每学期模拟手术的课程前,模拟手术中心要邀请家属,一起参加为大体老师举办的启用典礼;课程后,举办送灵典礼、感恩追思会、骨灰入龛典礼。而作为本次课程的学员,上课前,须拜访大体老师的家人,了解和记述老师的为人和生平;上课后,要亲手为大体老师进行缝合,将大体老师的身体复原、着衣入殓,再由医学生扶棺木、送灵入殓、火化入龛。在现场播放的视频中,送灵仪式由精舍的法师带领,庄严肃穆,学生的恭敬、家属的不舍让现场的佛教媒体人感动和感慨,这不仅仅是医学教育,更是人文教育,在这个这程中体现出的“感恩”与“尊重”,把医学所追求的“真”升华成为无私的“善”。慈济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好的技术,更要培养一颗良善的心。
曾校长引用了证严上人的一句话:“对于身体,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强调慈济人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在人间为旁人付出,往生之后捐出身体,在人生的最后也实践大舍利他,化无用为大用,实现生命的圆满。
在慈济大学,“无语良师”的英文是“Silent Mentor”,他们是慈济大学利他教育的典范之一,虽然寂静无声,但是付出的人间大爱已胜过千言万语。
(本文作者为凤凰网佛教新媒体台湾交流团成员倪照清)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