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赵朴初:《中国历代僧诗集》序


来源:凤凰佛教

佛教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诗坛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综观佛教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意气风发正当年的赵朴初(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编者按:“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这是新中国佛教界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赵朴初居士对自己一生的概括总结。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提倡人间佛教,重视僧才教育;几十年来,他领导中国佛教界在协助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健全僧伽制度、佛教对外交往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是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纪念,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系列报道,缅怀朴老革故鼎新、刚果强毅、公勤廉明、追求真理的伟大一生。《中国历代僧诗集》被称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巨型瑰宝”,全面地揭示了历代僧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深邃的哲学思想,集中展示了诗僧们的艺术才能和创作成果。赵朴初为此书作序全文如下:

早在古印度佛教初创之际,许多深奥的教义往往用诗偈颂赞的形式来表现,不少偈赞一吟便是数十数百行,可谓气势恢弘的创作了。佛教传入东土,译经之中不可避免地要译诗偈,因而使中国的文学界发现了这种淋漓尽致的表现手段。尤其是佛与禅的境界,不知启迪了多少诗人的创作,滋润了多少诗坛佳作。中国本是个诗的大国,由于吸收了佛教文化的营养,使中国的诗歌创作显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佛教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诗坛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综观佛教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印度佛经韵文的翻译而来,从翻译的角度去研究很有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古人是如何以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的。第二类是佛教界人士(主要是出家人)的诗作,其中多为弘法之作,也有一些诗作是从僧侣的角度来写社会与人生的。这一类诗作是以人的身份来定诗的性质,所以,既便于表现佛教徒的人生观,也便于世人去了解佛教徒的人生观,它具有双重双向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类是以佛教内容为题材或体现了佛教思想意识的诗作。这一类诗歌的数量最多,作者也很广泛,它是中国诗歌长河中的一脉巨流。这三类诗歌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佛教诗歌的百花园,为中国诗歌增添了奇光异彩。

佛教诗歌无疑是中国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近百年来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其他种种原因,迄今尚未全面、系统、深入地去研究它,更谈不上取其精华了,这是有识之士常常引以为憾的。而今,覆盖在佛教诗歌这颗明珠之上的积尘,已到了应该拂去的时候了。

周艾若与林凡二教授致力于文学研究,尤其是对于佛教诗歌的整理与研究更是孜孜不倦,实是难能可贵。他们邀集了一批仁人志士与善知识,下了数年功夫,共同努力,编辑整理了历代僧人所作的诗歌,虽然难免尚有疏漏之处,但已是盛举空前了。我很高兴,聊借卷首片纸以书数语,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祝贺吧。同时,我也希望有人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将各类佛教赞歌钩沉集腋、聚沙成塔,使中国佛教诗歌得以展现其辉煌壮观的本来面目。

只要肯发愿,只要他的愿望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人类的善举智行,且能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精进不息,我相信其愿终必有成。我祝愿且坚信。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