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再度与山东省汶上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汶上召开“第二届太子灵踪文化研讨会”,就现代佛教文化景观建设进行深入论证与广泛探讨。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和谐汶上,众沐佛光。这是继去年首届太子灵踪文化研讨会“舍利论坛”之后又一次主题鲜明的佛教文化盛会。
1994年,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北宋地宫被发现,出土大量文物,其种类之多,品质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北宋考古史上甚为罕见,是迄今发现的北宋时期等级最高、历史背景清楚、纪年明确、艺术价值极高的佛教圣物。其中,双膝跪姿“捧真身菩萨”造像为世所仅见,一百多件“七宝”为北宋皇室供品,曾被一方信众视为圣物的一枚佛牙在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印证着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佛教崇拜状况。
与会学者认为,“太子灵踪文化”是汶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现象,研究领域广阔,涉及宗教、历史、考古、民俗、艺术、地理、旅游等诸多学科,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汶上一年以来的佛教文化景观建设速度惊人,在全国类似文化建设工程项目中特色鲜明、独树一帜。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杂志、《佛教文化》、《法音》杂志、《中国民族报》、凤凰网华人佛教和法门寺博物馆等20多位佛学专家和著名佛教文化传媒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黄心川、杨曾文等著名佛学专家。汶上县委书记周桂萍在会上致欢迎词,并介绍了汶上佛教文化景观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展望。《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黄夏年先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做了总结发言。
黄心川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提出汶上佛教景观建设思路。
杨曾文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佘树声在研讨会上发言
黄夏年先生主持研讨会
西安法门寺原博物馆馆长韩金科在研讨会发言
与会嘉宾合影
编辑:
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