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慈善志业的理念与实践
2009年03月31日 17:33 】 【打印已有评论0

前言

佛教慈济基金会(以下简称慈济)于1966年由证严法师在台湾的东部花莲所创立之本土化慈善团体,43年来,在台湾推动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及小区志工等志业,并扩展至全世界,亦于2003年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新闻部会员,成为NGO中少数的宗教团体之一。

本次报告内容将就慈济之慈善救助过程中所具有的民间性与组织性特色,及于慈善救助过程中,重视科学性与先驱性之呈现作说明。

一、民间性的救助

1966年证严法师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结合四位同修弟子及三十位信众,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从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每日节省五毛钱买菜金(竹筒岁月),以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起救苦救难之行,开启慈善工作。

慈济四大志业中以慈善为首,证严法师表示是为了苦难人才创建慈济,亲自带领弟子深入社会暗角、关怀贫病、亲手遍布施。深体透过实际参与访视,进而才能见苦知福,成长慧命。然而慈善救助最重要的是在让受助者能自立,进而助人,真正达到济贫、互助之目的。此即证严法师强调的“善的循环”对“人间佛教”的具体实践。

“佛法平凡,众生伟大”,慈济的救助工作是以佛教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之慈悲观,上至企业家乃至痲疯患者、受刑人、家庭主妇、小学生等,不分宗教、国籍、肤色、地位,广邀天下有心善士,不拘善款多少,涓滴成流,共同来群耕这一方福田。而这些默默耕耘,只问付出,不求回报的大慈心,亦是支撑起慈济精神的抵住。

综上所述,在慈济慈善救助的工作中,无论是资源汇集,或是给予弱势者直接的协助上,均强调大众的参与,而非仅由专业的介入,因此在运作过程上,可谓深具民间性的特质。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