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2009年03月28日 21:21 】 【打印已有评论0

一、众善奉行,首先以人为本,重视人内心的自我净化。

我们一般认为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而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讲求以人为本,通过对人之佛性的精细分析,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自我努力和内心的自我净化。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因此,佛教“强调以人为本,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确立了人及其思维的中心地位。现代企业管理同样强调以“人为中心”,一方面强调经营人心,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内部有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仅凭个人的才能是无法保证企业的成功的,因此要组织协调好内部人际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内部员工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市场运营管理上,同样要善于经营客户与消费者之心。企业的经营也要像佛教以对心的修炼为主,强调并重视人及人心。

在佛教看来,人就是人,人性本净,但由于受无明之覆,贪、嗔、痴三毒之染,再加上外缘之攀援,才有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欲求。佛教对人欲求的产生分析是详尽且合理的,并且佛教认为这些欲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可以对治与去除的。它大胆地把人性进行了细致和真实的分析,将人具体化、实在化。同时由于佛教不但分析了人的外在表征,而且探究了之所以如此的内在根源及其发展趋向,强调了人的如实人性与动态人性,使其将人性理论架构得更为全面、真实和契世。 

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一方面在管理当中要勇于认识自身存在的“贪、嗔、痴”三毒,时刻警惕它们,并在一念未生前看住它、盯住它,先觉悟到它,避免被贪心、愤怒、愚痴控制住自己,始终保持谦和、廉洁、平易的管理风格,加强自身修养,这不仅对于自己而且对于整个团队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另一方面管理者也要用佛教对人性的分析原理,去激励和管理整个团队,鼓励团队成员戒除“贪、嗔、痴”三毒,从而提升整个企业团队的文化和素质。 

二、佛教的持戒布施、弃恶从善思想指导企业良性发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基本主张,持戒要求佛门的弟子,坚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上有严格和详尽的规定。作为现代企业,必须也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作业准则,来规范和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工作有章可寻、有的放矢,并以此建立责任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促进有品质的工作成果,这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布施要求人们有慈悲的胸怀,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做人如此,做企业亦然。欲强之,必先与之;欲取之,必先与之。企业的生存依靠市场,利润来源于消费者的回报,所以我们对客户和消费者应心存感激,失去了消费者,也就失去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我们个人也失去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企业应占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报消费者,满足其需求,创造价值,并最大可能的回报社会。用我们的心去奉献,以布施的心态去面对客户。

佛教中的弃恶从善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善恶是从心里滋生出来的,人心的本性无善无恶,因一时的念头所引起的真妄及其衍生的善恶均没有实性,“真赅妄本,妄彻真源”,由此善恶不过是真妄分别而导致的后果。二、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去妄存真、弃恶从善是有内在根据的。三、善恶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任何理由或借某种名义,可以行恶而以之为荣。四、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是上升还是堕落,取决于人自身。总之,以绝对善恶观为核心的劝善止恶是佛教的又一特质和基本精神。

对于企业而言,对应于佛教精神,弃恶从善有以下意义:一、员工本质没有好坏之分,本性没有善恶之分,当他行善时便是行善了,当他行恶时便是行恶了。在建设和宣导企业文化时应充分考虑员工从善的根基,并引导员工主动弃恶。二、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对于曾经违反过企业法规的员工不是简单摈弃,而是努力帮助教化。对于曾经为企业带来过利益的员工不能盲目信赖,松懈对其管理和教化。同时,要根据企业员工的善恶行为现象,从企业文化自身去寻找根源,对于能够带来好现象的文化精神要发扬,对于能够带来不好现象的文化精神要抛弃。并且注意在企业文化里应包含更多的宽容精神和引导观念。三、员工出现违反企业规章,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不要轻信其辩解,错了就是错了,即便是好心办了坏事也得受到处罚或谴责。同时注意在企业文化里不要掺杂攻击和蔑视其他企业即便是竞争对手的成分,企业员工和企业本身应树立起自觉与所在的社区和所处行业友善相处的精神。四、企业应渗透褒谴、奖罚的道德和制度体系,让因果报应说在企业文化里具有全新内容得以提升到新的高度。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玲娜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