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对于企业道德构建的积极作用
2009年03月28日 20:53 】 【打印已有评论0

人类道德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宗教信仰对于人类的道德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其对中国社会道德构建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的企业都是比较年轻的企业,构建企业道德的任务非常紧迫也非常艰巨。企业道德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把道德标准作为口号写在墙上或印在手册上,而是要真正成为企业行为的准则,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的灵魂。中国既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的企业既有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的共同点,又有与自己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和习俗紧密相连的特点,因此,中国企业在道德构建的过程中,要更注重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经典中寻找资源。佛教作为中国主要的宗教,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基础,而且为众多社会精英所推崇,佛教思想可以对于中国企业道德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法。”佛教追求真、善、美,这正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企业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真、善、美应该成为企业行为的最高准则。实践证明,凡是能够体现真、善、美的道德伦理就会被人们认同并长期坚持下去,反之则会逐步消亡。真、善、美是与假、恶、丑相对立的,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鲜花与毒草共生”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经常会遇到真假难辨,是非难分的复杂情况。而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识别假、恶、丑并与之分道扬镳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也一定是自我修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佛教对此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中国佛教主张人间佛教,反对将佛教神秘化,贵族化,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太虚就认为,佛教不仅与各类世间的职业伦理不冲突,而恰恰可以为职业伦理提供正面的精神支援。他说:“从事正当职业无碍于学佛。佛法并非隐遁清闲的享受,而叫人不做事的,应对于国家、社会知恩报恩,故每人要做正当职业。而学佛不但不妨碍正当职业,而且得著精神上的安慰,在乎人做不了的事,若学佛就能作了。若能如此学佛,方称为真正学佛。”可见,如果我们能够把对佛法的修行与企业道德的构建很好的结合起来,把市场当成修行的道场,把经营企业作为修行的实践过程,坚持精进的精神,不断地去除假、恶、丑的东西,发扬慈悲精神,关爱员工,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牺牲自我,奉献大众,坚持中道思想,讲合作,求共赢,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就能够在构建企业道德的修行过程中,实现觉悟逐步提高,智慧逐步迸发,烦恼逐步减少,习气逐步减弱,人的品格逐步提升,道德逐步完善,精神通往神圣的境界。

必须指出,在企业道德构建中,老板或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著企业道德构建的走向和成败。首先,他们是企业道德的积极宣导者和坚定的维护者,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来使自己的意志得以贯彻。其次,他们是企业道德的实践者,是企业员工心目中的样板。企业道德建设越深入有效,员工对企业领导者自身的道德期望就越高,甚至希望他们成为完美无缺的圣人。如果企业的领导者自身存有过多的瑕疵或者他们的道德行为不被员工认可,企业构建道德的努力就会失败。因此,企业的领导者自身修行就不仅仅是其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企业的问题。现在许多企业的老板和经营者在认真学习佛法,体会佛教思想,注重个人修行,并不断取得心得,提升思想境界,不仅获得良好的经营成果,而且其人品受到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尊重。事实证明:佛教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的道德构建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张玉成

承德华富玻璃器皿有限公司董事长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张玉成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