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艺术的精华——坛城
2009年08月24日 15:17雍和宫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坛城,又称“坛”或“坛场”,梵文称“曼陀罗”,意为轮集,藏语称“吉廓”,是藏传佛教宇宙观、理想境界的集中表现,为一切圣众聚会的场所。

一般来讲,坛城的作用是给修行者作为观想的对象,将主尊的坛城意义予以图像化,由中心的本尊层层开展到广大法界。坛城在早期为古代印度密宗修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在修法场地筑起一圆形或方形的土台,后逐渐演变和发展成多种形式和类别的坛城。

坛城的造型或方或圆,其中央为佛或菩萨像,以为本尊。本尊的上下左右以及四隅各有一菩萨像,形成一俯视的莲花。一般来讲,本尊的位置在中央莲台之上,周围八个莲瓣上各有一像,总称中院。在此外周围又有一层或两层诸菩萨或护法诸天像,为外院,制作坛城必须遵照各个本尊的仪规中所规定的仪则,不得改变。

坛城分为四种形式:

1.大曼陀罗:分区域绘出各佛、菩萨的形象,表示他们前来聚集。

2.三昧耶曼陀罗:不绘佛、菩萨形象,只绘出其所用的法器。

3.法曼陀罗:在所绘坛城内只写出佛或菩萨的梵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以此代表各佛和菩萨。

4.羯磨曼陀罗:系立体形状,一般以青铜制作,依其本尊不同而制。

雍和宫时轮殿内有时轮金刚立体坛城一座,在药师殿中央置有药师立体坛城,为铜质鎏金。

坛城除了绘制在布帛上,还有画在地面或木板上的,雍和宫僧人制作坛城,要由藏传佛教密宗高僧亲自传授,带领学生学习经文和制作坛城的方法。

制作前,要先将生石膏及各种矿物质颜料磨成粉,然后将石膏粉分别兑入每种颜料中。雍和宫大威德金刚坛城法会上的坛城,即以这种颜料粉漏制而成,此坛城待法会过后即在法轮殿之西侧陈列,供游人观赏。来年法会之前,此坛城还要重新制作,再通过法会诵经,请佛、菩萨安住于世间,祈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毛泽东在1954年视察雍和宫时曾指出:“要把坛城这样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保留下来。”坛城,这一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精华,在雍和宫必然得到继承和发展。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