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藏经卷是如何传入西藏萨迦寺的?
2009年08月24日 14:42 】 【打印共有评论0

政府关心 人民爱护

自《赵城金藏》发现后,一些市井无赖想方设法,从广胜寺偷出数百轴经卷,运到北平高价出售,许多藏书家和古玩店不惜重金买一两卷置于案头玩赏。北平图书馆善本部有远见卓识,陆续从私店手中收购了191卷,减少了这部珍贵典籍的流失。

1952年赵城县好义村,张奇玉之侄张筱衡把家藏67箱古书全部捐献给国家,其中第l3箱是早已佚失的152卷《赵城金藏》,而且是当年蒋唯心考证时尚未发现的珍籍。而后,陆续向北京图书馆捐献《赵城金藏》零散经卷的有:周叔韬、周一良、徐森玉各两卷,贾静言一卷。1959年9月,文化部西藏文物调查团在萨迦北寺图书馆发现《赵城金藏》补雕本的另一印本,现存540卷,原藏于燕京大宝集寺,是天宁寺藏经板转入燕京后的补雕印本。北大宿白先生据此写了《赵城金藏和弘法藏》一文在《现代佛学》1964年二期上发表。

1983年6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了“山西老农冯玉璋献出稀世珍品——赵城金藏散经卷”,这是当年八路军抢运途中遗失在路旁的两卷经卷,被捡拾珍藏多年后献给了国家。

在人民的爱护下,历尽沧桑,积沙成塔,现存《赵城金藏》共4800余卷,是当今孤本藏经中卷帙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其中北京图书馆存有4813卷,上海图书馆存有17卷,南京图书馆存有6卷,北京大学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崇善寺各存2卷,广胜寺、山西图书馆、山西博物馆、苏州西园、台湾中央研究院各存l卷。此外北京民族宫存有《赵城金藏》补雕本的另一印本500余卷。

辗转运到北京图书馆的经卷,由于煤窑中潮湿,许多已糟朽不堪,有的霉坏得像败絮,有的挤压成硬梆梆的黑色纸棍,揭裱修补工程,首先遇到的是缺乏一种与《赵城金藏》颜色一致、拉力韧劲都很大的广西特产棉纸。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向王冶秋表态,广西棉纸由佛教协会募化。得李济深先生鼎力相助,在他的发动下,两广佛教徒募捐了数万张广西棉纸,直接寄到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先从琉璃厂“文艺山房裱店”请来揭裱能手韩魁占,继又请来张万元、徐朝彝、张永清三位琉璃厂高手,他们把经卷浸湿,用针尖小心地去挑,把薄薄的纸剥成两层,让黑字留在其中的一层上,然后裱糊在广西棉纸上烘干压平。从1954年到1964年,四位高师苦战十个寒暑,才将洋洋4000多卷经书整修一新。陈毅副总理,文化部负责人齐燕铭、郑振铎等曾亲临北京图书馆揭裱工作间视察指导,高度赞扬了师傅们拯救国宝的辛勤劳动。

十年浩劫中,多少珍贵历史文物毁于一旦,许多国外友人和学者都为《赵城金藏》捏了一把汗。值得宽慰的是,在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全体同志的精心护理下,历尽沧桑的《赵城金藏》没有遭受丝毫的损坏,完好无缺地存放在防潮、防火、防晒、防虫的专门设计的库房里,始终保持着一级质量。

《人民日报》于1982年7月8日发表了“稀世国珍赵城金藏整修一新”的好消息,报道了整修工作已经完成,指出“在当今世界已成孤本的《赵城金藏》以其历史悠久和卷目完整而成为中国的珍贵文物”,接着海外孤本《赵城金藏》修裱后的照片一幅又刊登在8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和拨款,由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李一氓主持、任继愈负责,投入巨大人力物力,重编《中华大藏经》。现已由中华书局发行,共计220册,每册约1000页,分期分批出版,计划十年出齐。全书出齐后摆放在一起,大约有两楼房高,可以称为世界之最,它是中国哲学出版印刷的一个时代标志。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的同志为寻找散存于全国各地《赵城金藏》的流散卷帙作为影印原件,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逾万里,数易寒暑,费用浩繁,若不是国家的支持,任何个人和团体要承办这样宏大的工程是难以想象的。

回顾《赵城金藏》的历史,有断臂募刻的崔法珍;发现瑰宝的范成和尚;评估考证的蒋唯心;组织抢救的史健;精心护理的张文教;捐献国家的张筱衡;揭裱修复的韩魁占;有名字记载的不下数十人,更多的则是成千上万没有留下名字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捐募的村民、刻经的工匠、补雕的僧徒、流血牺牲的战士、爱护藏经的人民。我愿引用向达教授《记赵城藏的归来》一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小结:“看看展览的古代经卷,似乎每一卷上都染有人民战士的血花,才渐渐明白文物的保存不是容易的事,而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只有靠人民的力量才能保存,才能光大。时间的考验,英雄帝王,像电光石火,终不免黄土一抔,人民却永垂不朽,人民所创造的也永垂不朽。”的确,人民的《赵城金藏》必将与人民共存,与日月争辉。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