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玛派羌姆:源于莲花生编创的桑耶金刚舞
2009年08月24日 14:53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打印共有评论0

羌姆的流派

佛教传入西藏后,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努力,终于在这片高原上扎下根基。但公元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王的禁佛运动和跟随而来的社会动荡,又把西藏推入了长达百年的灭法时代。直到十世纪后半期,佛教势力才重新得到发展,并逐渐本地化,繁衍出具有西藏特点的大派小宗。随着藏传佛教的形成,各个教派为宣传本宗的义理、发展本宗的仪轨,相继对早期的羌姆加以改造,使之渐渐分流,从而演变为风格各异的教派羌姆。

宁玛派羌姆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最早形成的教派,宁玛藏语意为“古旧”,意即承袭了莲花生所传旧派密法的衣钵。因该派僧人多戴红帽,又俗称之为“红帽派”。在十四世纪以前,宁玛派一直以桑耶寺为本宗的中心道场,所以,它的羌姆仪典也就直接源于莲花生编创的桑耶金刚舞。

早期桑耶寺的金刚神舞、主要服务于镇邪、建寺以及牟尼赞普(公元797-798年在位)设立的“经藏会供”仪典,大体是以假面鼓舞等形式祛恶祈福,其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比较简单。直到一位宁玛派高僧古弱曲哇从山洞里发掘出莲花生时代埋下的伏藏《喇嘛桑堆巴》(意为《上师密集坛城仪轨》),才根据其中的教法对金刚舞加以改革,加入赞颂莲花生大师的内容,并以之作为羌姆的主干,编创了新的假面神舞《莲花生八名号》。它的主角是莲花生的八个化身,其名号为:莲花生、莲花王、海生金刚、日光、狮子吼、释逾狮子、忿怒金刚、爱慧。他们一一出场亮相,伴之以鼓乐、念经,以表达僧俗大众对这位佛陀第二、观世音化身的密教大师的颂扬。

此后,古弱曲哇又根据同一部经书,把上述表演的内容大加扩展,在莲花生八名号之前增加了诸多护法神的舞蹈,以阐说宁玛派的教义,由此形成了又一出规模盛大、内容连贯的羌姆仪典——“次久”,它的意思是“十日”,因这一天是莲花生的诞辰,当年他离开藏地去调伏罗刹国之前,曾向苦苦挽留的君臣民众保证:“每月十日我来吐蕃。”以后每逢藏历每月的十日,他都要化身乘七彩虹光飞回藏地,看望雪域众生。所以,把莲花生奉为宗师的宁玛派,自然视十日为本派最重大的纪念日。尤其在元月的十日和五月的十日,必定举行《次久》羌姆的演出。而五月的祭仪,更同建桑耶寺时创设的十五日“世界焚烟节”相结合,成为藏区最隆重的大典之一。十日这一天的表演,以现在宁玛派的主寺敏珠林最具代表性。而与之隔雅鲁藏布江相望的桑耶寺,则因后来改属萨迦派管理,从而将宁玛派的《次久》羌姆同萨迦派的《多德》羌姆(意为“经藏供祭”)连起来举办,时间也改到元月的十日至十一日,五月的十五日至十八日。届时,附近各县,以及远至青海、四川,乃至海外的佛教信徒纷纷涌来,企盼着一睹祭典的盛况,并求得莲花生大师和诸神的加持与保佑。

宁玛派的羌姆起源甚早,品种也十分丰富。除了以供祭莲花生为主的《次久》外,还有遵循旧密仪轨的“八大法行”神舞,以供祭世间三部和出世间三部八种神灵。还有展现宁玛派一百位神袛的“静猛幻化”跳神、文殊怒相化身舞、金刚撅神舞等等。几乎在一年里的大多数月份,各地的宁玛寺院都在轮流举行羌姆仪典。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郭净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