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初,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结束,进入了专家评估阶段。被称为地上“文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系统地纳入国家保护计划。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保护过程中依然存有各种悖论。是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还是鼓励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对此,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和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除了音乐,我什么都听不清”
2006年2月6日,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之一的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像往常一样在寺内例行演奏。已有近600年历史的智化寺京音乐,人们对他的评价是:难学、易忘、少人知,也就是这样的音乐在今年有可能作为“文物”加以保护。
智化寺京音乐,自1446年由明代宫廷传入民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曾有两百多首曲子的智化寺京音乐,如今只剩下四五十首,传承者也只剩下84岁的张本兴一人,智化寺京音乐正面临消亡的危险!
2001年,昆曲申遗成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保护中能否保证充足的经费始终是个难题,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办公室主任石振怀告诉记者,北京市2006年对所有38个申报项目的投入仅有400万元,其中还包括普查以及宣传费。智化寺京音乐同样摆脱不了经费紧张的困境,“今年即使一些项目进入了市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也不能指望政府拨付所有的费用。”负责智化寺管理工作的文博交流馆馆长王丹介绍说。
不仅是经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凭依的传承人也在逐渐消失。如今,张本兴的听力衰退得厉害,采访他时要贴着他的耳朵大声喊,即使这样他也很难听清问话。他说:“除了音乐,我什么都听不清。”
我们现在要跟每一分钟赛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说,中国仅是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就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转九曲、燎火塔、皮影戏、面花等等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类似的珍贵无形遗产不胜枚举。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昆曲艺术和古琴艺术已先后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专家指出,目前,在一些原住民族的服饰和织锦中,祖传的民族图案和手工艺品被现代图案和现代日用品所取代;外来文化的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族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后继乏人。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相当薄弱,资金、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比如陇东的皮影,新中国建立初期可以演100多个剧目,现在最好的艺人只能演20个剧目。
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文化上的趋同。我国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这更加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长年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冯骥才曾在不同场合指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每一分钟都在流失。”他呼吁,“我们现在要跟每一分钟赛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