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在洪州
2009年09月07日 17:37《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马祖道一在龚公山弘法声名远扬,洪州刺史路嗣恭慕名延请至洪州(南昌),使道一的弘法事业进入空前繁荣时期。据塔铭记载:“大历中,尚书路冀[翼)公之为连帅也,舟车旁午,请居理所。”引文中的“路冀公”当为“路翼公”之误。就是说,大历中,路嗣恭为江西地方长官,以隆重的礼节迎请道一至洪州治所。那么,道一到洪州究竟在“大历”的哪一年呢?据《旧唐书?代宗纪》载:“(大历)七年春正月……庚子(十八日,2月26日),以检校户部尚书路嗣恭为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江西观察使。”这里说的是任命而非实际到任的时间。通常实际到任的时间要比任命的时间顺延至少半个月甚至再长些,因为在赴新任前要费时日办理原职的离任交接事宜,赴新任路途也要费不少时日。所以路嗣恭真正到洪州刺史任上,应在大历七年二月。似不可能马上即迎请道一到洪州。待路嗣恭安顿就绪后,马祖道一的教团即进入安居。

《旧唐书·代宗纪》又载:大历八年“冬十月……乙丑(二十三日,11月12日),以江西观察使路嗣恭为广州刺史,充岭南节度使,封翼国公。”就是说,大历八年十月下旬路嗣恭调任广州刺史、充岭南节度使。而路嗣恭此次调任广州是前往指挥平叛歌舒翰之乱。军情急,很快就离任前往广州。

因此,笔者认为,路嗣恭延请马祖道一到“理所”洪州弘法的时间应定在大历七年结夏(七月十五日)之后至大历八年九月之间比较合适。僧传本传说,道一到洪州“隶名于开元精舍”。《景德传灯录》本传所载相同,说明路嗣恭延请马祖道一到洪州,安排他在开元寺弘法。

唐德宗朝规定僧人要归原来僧籍所隶属的寺院,依照这一规定,马祖道一必须返回四川。据僧传载:“建中中(781-782年),有诏僧如所隶,将归旧壤。元戎鲍公密留不遣。”就是说,由于“元戎鲍公”的“密留不遣”,使道一禅师得以继续在洪州弘法。那么,“元戎的公”是何人呢?据《旧唐书?德宗纪上》载:建中元年四月“戊申(十四日,5月22日),以福建观察使鲍防为洪州刺史、江西团练观察使。”显然,“元戎鲍公”就是建中元年新被任命的洪州刺史兼江西团练观察使的鲍防。是的防在关键时候保护了马祖道一,使他能够继续在洪州弘法。

鲍防之后洪州的地方长官仍有支持马祖道一的。据塔铭记载:“贞元元年,成纪李公以侍极司宪,临长是邦,勤护法之诚,承最后之说。”又据《旧唐书?德宗纪上》载:“贞元元年……夏四月……癸酉(初九日,5月21日),鄂岳观察使李谦为洪州刺史、江西都团练观察使。”到任的时间应在四月末。1969年江西靖安县出土的《马祖禅师舍利石函题记》也证实了李兼于贞元四年二月在“洪州刺史”任上。上述表明,李兼于贞元元年四月末至马祖道一去世时都在洪州刺史任上,即“临长是邦”,他既“承最后之说”,也“勤护法之诚”。

马祖道一移锡洪州弘法受到历任刺史的鼎力相助,法席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盛。因刺史路嗣恭“聆风景慕,亲受宗旨。由是四方学者云集坐下”。鲍防的“密留不遣”、李兼的“勤护法之诚”,对道一在洪州弘法事业的持续发展与兴盛都起了重大作用。至唐德宗建中年间,马祖道一在开元寺“居仅十祀,日临扶桑,高山先照;云起肤寸,大雨均霜。”道一在洪州城弘法除了开元寺外,还创建其他道场。据《舆地纪胜》载:“上篮院,在府城。唐大历中,马祖道一禅师尝建道场于此,号江西马祖。……今院为府城丛林第一。”《方舆胜览》也载:“上篮院,唐马祖道一禅师道场。今为府城丛林第一。”就是说,马祖道一在洪州城还创建“上篮院”为弘法道场。而且其弘法范围还扩展到洪州之外的丰城、靖安等县。据《舆地纪胜》载:“道人山,在丰城县,马祖禅师尝驻锡焉,今圣乘院是也。”就是说,道一曾驻锡于丰城道人山,宋代的圣乘院即其地也。靖安县石门山也是道一晚年的驻锡之地。据《舆地纪胜》载:“泐潭,在靖安县北西十里,上有宝峰院,号石门山。”又载:“宝峰院,在靖安县北石门山。唐正元中,马祖趺跏入灭,得舍利藏于兹山。”事实上,据塔铭记载,马祖道一去世前于贞元四年正月曾到过其地,“以石门清旷之境,为晏默终焉之地,忽谓人室弟子曰:‘吾至二月当还,尔其识之。’及是委化,如合符节。”说明马祖道一去世之前驻锡过石门山泐潭。据《舆地纪胜》载:建昌县“宝陀岩……其近又有圣僧岩、马祖岩、罗汉岩、般若峰四处。”这里的“马祖岩”应是马祖道一曾到过而得名的。这些足以说明马祖道一在洪州期间弘法活动范围扩大到洪州周围诸县。不过,道一传法的中心仍是洪州开元寺,来洪州投马祖学禅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据记载可知,灵默、如会、神凑、普愿、怀晖、太毓、惟宽、智常、智坚、智藏(京兆)、无业、道行、神鉴、宁贲、庞居士、大义等都是在洪州参问马祖后来成为名僧的。当时洪州城内其它佛教宗派的僧人也有改换门庭,皈依道一法座。道一门下聚众达“八百余人”,因此时人称马祖道一“大化南昌”。的确并非虚言!

综上所述,马祖道一于开元末年抵闽北建阳佛迹岭弘法,大致于天宝五年至八年间离佛迹岭,移锡临川(抚州)西里山弘法。广德元年至大历元年之间移锡虔州龚公山,开辟“清净梵场”。大历七年七月下旬至大历八年九月之间,移锡洪州开元寺。纵观其一一生的传法活动,建阳佛迹岭与临川西里山两地弘法虽有影响,但属于弘法的初步开拓时期。虔州龚公山“清净梵场”的建立,则标志着道一的弘法事业进人发展时期。道一移锡洪州,“隶名于开元精舍”,并确立以洪州城为弘法中心,其弘法事业进入的繁盛时期,正是在这一繁盛时期最终形成了洪州宗。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荣国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