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08个“罗汉娃”拾捡记忆 敬畏生命
2009年05月08日 15:28珠江商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因为非凡的过去,注定公元二〇〇九年的行动和付出需要更多的智慧、胆识、纪念和基于这些元素上的凝聚、勇气与开创。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乃至更多关注汶川5·12地震的人而言,2009年的春天需要承载更多诞生主题和成长的使命。佛山传媒寻找在粤“罗汉娃”的行动,就是这样一次主题与使命的践行。

我们不因为眼泪就依附于软弱,我们也不因为灾难而跪拜于废墟,当“多难兴邦”被温总理写在灾区帐篷学校的黑板上时,它已不是四个普通的汉字,而是勾连历史、激励生命、寄托希望的一个特殊标志,它传递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归结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力量。也正如媒体联合寻访“罗汉娃”的动议一样,这种寻访已不是简单的具象行为,而是一种超越寻找本身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仪式。媒体通过这种具体、形象、感人的文化仪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意愿:这个社会的构筑和构筑这个社会的主体需要超越个体达至更宽泛、更庞大、也更坚实的维系,唯有这种维系的存在和延续,人们才能拥有安全、慰藉、祥和以及最终的心灵归宿依托,这才是我们民族的根和命脉。

108个“罗汉娃”是集结在这个文化维系链上的幸运神灵,他们在自然灾难的时候集结,传达着国人携手共同面对苦难的一种大超越、大团结、大无畏的集体精神气度,闪烁着朴实而意味深远的人性光芒。“罗汉娃”们的到来使千年古刹罗汉寺因此而更具有告慰亡灵、昭示未来和祈福天下的祥瑞气象。素全法师在寺院搭起帐篷产房,让生命诞生在禅榻上,表面看来是打破寺院的禁忌,而实质上是破解了人们惯常的欲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素全法师的动议不仅体现了我佛慈悲的佛家超世意愿,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个体生命给予群体生命的人性关照和智慧选择。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力量。

没有记忆便没有历史,借108个“罗汉娃”的诞生,拾捡记忆,敬畏生命,同时珍爱生命,积聚善缘,这既是媒体人的意愿和责任,更是天下人的意愿和责任,这便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只有一个具有良知的社会才是不惧风雨,勇敢向前的社会,也才是满载幸福、开辟未来的社会。历史也会因为具有这样的主题和内容而显得亲切和伟大。

没有感念便不会有奋力,借108个“罗汉娃”的童真,串接天下人的慈爱,宣扬生命的阳光,激励每一个战胜困难、勇敢向前的人,这应该是媒体共同寻访“罗汉娃”的另一层含义。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曲折变化的,有彩虹也会有风雨,有一帆风顺的踌躇也会有危机四伏的困境。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破解问题的本源便是感念生命的赐予和世间的真情,因为感念,我们才会珍惜和奋力;也因为感念,我们才会无畏勇敢和憨厚忠诚。

108个“罗汉娃”就是108个期待和祝福,借108个“罗汉娃”的茁壮向每一个生命祈祷,只要记忆还在,信念不灭,我们的生命便会灿烂绚丽,春暖花开。我们已看见废墟上诞生和茁壮的生命笑意璀璨,相信这个春天,留给我们的决不是延续的悲痛,而是古旧又崭新的感念与期待。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