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关煞”和“拉保保”的由来
2009年05月08日 12:4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所谓“拉保保”,就是年轻父母在正月十六这一天,领着自己10岁以下的孩子,备上酒菜和香蜡纸钱,来到房湖公园内的古柏树前,只要看中一位踏青游春的人,便拉他为自己的孩子“保关煞”。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孩子在童年时期要闯过几道“关口”才能顺利长大成人,否则便有夭折之虞。在“保保节”上,如果被拉的游人接受了,便在古柏树下,焚烧香蜡纸钱,叫孩子向被拉游人行跪拜礼,并叫一声“保保”。接下来,双方大人互道尊姓大名和住址,以“干亲家”相称,就地举杯饮酒祝愿。被拉的“保保”就是孩子的“干爹”,孩子就成了“保保”的“干儿子”。当干爹的还要给干儿子取一个含有“福禄寿禧”或“鹏程万里”等美好祝愿的吉祥名字。但为什么要在古柏树下“拉保保”呢?原来这里有12株相传为明代所栽的柏树,其数目恰好与十二生肖相吻合,当地人便顺理成章地称这12株古柏为“十二相”。“古柏吉祥十二相,过完元宵拉保保。”在“十二相”前拉保保,除祈求灵气充盈的十二相为其作证外,还含有松柏常青之意。我们不能奢望一个普普通通、肉体凡胎的孩子像松柏一样长寿,但这愿望却是朴素而充满诗意的。

这富有诗意的“保保节”,又是怎样来的呢?这里提供一个版本:

相传清乾隆年间,有年正月十六日,有一对乡下母女进城游春,由于走了许多路,来到文庙后,便累了,在城墙下的12株柏树处歇气。几个小混混见小女子生得漂亮,便说了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母亲闻之,拉着女儿起身便走,几个小混混紧追不舍。母女俩走到衙门口,这时,母亲急中生智,转身对几个小混混说:“你们紧跟着干啥子,我女儿要进衙门去看她的干爹。”小混混们哪肯相信,继续纠缠着母女俩。母亲便对衙门的差人说:“麻烦你给老爷禀报一声,他的干女儿来看他了。”差人进去禀报,州官又惊又疑:“我一个外地人,汉州(广汉旧时又称汉州)哪有什么干女儿啊?”但转念又想:“一般平头百姓怎敢到衙门来冒认官亲呢!必定事出有因。”于是,便急步来到衙门口,只见母女俩面带惊惶,一旁有几个小混混嬉皮笑脸。

州官心里忽然开朗,遂问几个小混混:“你们几个小子跑到这里来干嘛?”小混混们一时语塞。母亲为了息事宁人,忙打圆场说:“这些年轻娃娃,是我们在路上碰见的,要跟着我们一起游春。”几个小混混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趁机说:“跟她俩娘母到各处走走,没得其他意思,没得其他意思。”州官说:“朗朗乾坤,万民游春,各游各的,男女有别,你们如此这般成何体统!”几个小混混吓得额头冒汗,落荒而逃。事后,母亲向州官说明原委。州官见那母亲十分机智,女儿也聪明伶俐,于是将错就错把女儿认为“干女”。后来,当地老百姓为了使子女健康成长,就在每年春社日(农历二月初二)和正月十六游百病时为子女找一个干爹,称作“保保”或“保爷”。

在广汉,这一由“拉保保”的民间传统习俗演变而成的“保保节”,历时三百载,沿袭至今,长盛不衰。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佚名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