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佛教与临终关怀
2008年05月12日 11:0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李海波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海波:曾公开出版《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白话胜鬘经》,在包括《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主要有:《佛教与临终关怀》、《原始佛教对现代临终关怀的启示》、《死亡学视域内的佛教研究》、《解密死亡——佛教死亡观的知识体系》、《从<晚晴集>看弘一大师的生死观》、《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等。

佛教与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在当代人文关怀思潮影响下于西方率先兴起的新事物,是一种以对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反思为理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医疗模式。临终关怀以全球癌症发病率的持续升高和世界人口呈老龄化趋势为直接刺激因素而产生,现在这项事业在世界各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造福了无数家庭和个人。临终关怀自产生至今不到半个世纪,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在各方面都有待于完善和成熟。实际上,临终关怀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古老的传统文化,在佛教里面我们可以找到和现代临终关怀相媲美的思想和实践。

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始于十二世纪,来源于基督教。中世纪人们盛行朝圣,交通又不方便,途中许多人饥渴交迫或者生病,用于朝圣中途休息、养病的驿站应运而生。到了十九世纪,交通较为发达,朝圣休息的驿站已无太大意义,人们就将HOSPICE用作专门照顾无法治疗的病人的相关医疗机构的代称。

1879年时,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玛莉.艾肯亥(Mary Aitkenhead)将其修道院主办的HOSPICE作为专门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之场所。1905年时,伦敦市另一家修女办的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St. Joseph's Hospice)也改变方向为专门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但彼时,二者皆秉承基督的博爱精神来照顾病患,并未融入专精的医疗科技改善病人的症状处理。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一位名叫西西理.桑德丝(Cicely Saunders)的女士。她看到一位年轻的癌症病人“戴维”(David Tasma)疼痛至死无法缓解,心灵受到震憾。戴维去世前留给她五百英镑当作基金,劝她将来设立一座更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医院,以减除病人的身体痛苦,也给予心理及灵性的照顾。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佛教频道报道组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