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盛世华严景象 弘扬圆融和谐思想
2009年10月14日 14:29陕西长安华严寺 】 【打印共有评论0

再现盛世华严景象  弘扬圆融和谐思想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华严宗祖庭长安华严寺开始修复重建
 
根据《长安志》记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从寺院出土建筑遗迹来看,华严寺的建筑年代可以推到汉代,在隋代曾有大规模的重建迹象;从《大正藏》等佛教典籍来看,华严寺当时规模宏大,地位崇高,很多高僧就被皇帝下诏在华严寺弘法布道;从《高僧传》等佛教史料记载和近期发现来看,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肉身不化,现藏于寺中唐代杜顺大师舍利塔地宫内。

华严寺为唐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西安市南10公里的少陵塬半坡,居高临下,俯瞰樊川,站在寺内,终南美景尽在眼中。唐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唐宣宗李忱在《幸华严寺》说:“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杜陵绝句》说:“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宋代名相寇准在《游华严寺》说:“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岑参在《题华严寺魏公禅房》说“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这些诗句道尽了华严寺景致的最佳处。

华严寺更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即华严宗发祥地), 建寺后,东阁法堂、会圣院、澄襟院、真如塔院等主体建筑依山而建,规模非常宏大;华严宗五代祖师在这里住持寺院和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圆寂后在寺内建塔供奉。一行、开元三大士在寺里为世界佛教和天文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倡导华严学说,在寺内依据《华严经》思想开创了华严宗。因高僧辈出,影响巨大,寺院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华严宗经由这里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地, 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重要的佛教地位,为国内外佛教徒朝圣礼拜的圣地。

华严寺现存两座祖塔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华严经》、华严宗、华严寺三位一体的精神导向和历史见证, 是连接海内外佛教信众的纽带,更是佛法与中华文明水乳交融之文化符号。两座祖塔东西向望,东边杜顺大师舍利塔,呈方形角锥体,共七层二十一米,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每层迭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塔身壁面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等,第三层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西边澄观大师灵骨塔,塔体呈六角形,共七层十七米,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塔前有清雍正年间加封澄观大师为“妙正真乘禅师”时的圣旨碑。两塔相互辉映,为少陵原增添了不少光彩。之外,华严寺还有舍利三十余颗及唐代青石经幢顶石、历代石碑等重要文物。1956年8月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为弘扬《华严经》和华严宗思想的摇篮,华严宗思想后来对陈朱理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其“圆融和谐” 的主体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华严经》内容丰富,解行圆备,是佛教最圆满究竟的学说,虽出于印度,但没有发挥出本经的最高玄旨,直到我国成立华严宗,才发挥出本经的真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成为佛教界虚心求教,不辞辛苦的典范。《华严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思想说明了华严经的净土思想。

严宗寺历宋、元、明等时代渐趋荒落,清乾隆年间少陵原发生崩塌,主体建筑基本被毁,仅存杜顺大师和澄观大师舍利塔。从目前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寺院恢复重建的现实情况来看,其它七个宗派的祖庭寺院都完成了重建工作,发挥出祖庭寺院的独特功能。唯有华严宗祖庭,由于各方面原因,至今满目荒废,没法发挥出祖庭寺院的社会功能,令人感伤。在谈到华严祖庭的重建工作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说:“恢复祖庭,功德无量”;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长老说:“恢复华严宗祖庭道场,为佛教历史具有特别重大之盛事”;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界明长老说:“恢复华严宗祖庭华严寺是陕西佛教界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陕西佛教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道场”。恢复华严祖庭,既是佛教界的历史责任,也是海内外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

2006年6月,在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历时一年进行的“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寺院调研规划”活动再一次肯定了华严寺的祖庭地位和历史价值,推动了华严祖庭的重建工作。在陕西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佛教协会的协调下,迎请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时任陕西省佛教协会秘书长的宽昌法师住持华严寺重建工作。在只有两座祖塔和几间简易佛殿及满目荒废的情况下,法师发愿重建华严祖庭,重光华严教法。在以宽昌法师为首的僧团队伍和护法信士共同行愿的成就下,使破败不堪的寺院旧貌换了新颜。逐步解决了佛事活动殿堂、基本生活设施,为重建华严祖庭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华严寺所存文物损失严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现况无方与祖庭寺院相符,无力接待国际佛教界友人前来交流,成为中国佛教界唯一一所没有恢复重建的祖庭寺院。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再现盛世华严景象,实现华严寺以法为依,僧俗共住,突出华严寺注重道风修行,着重佛教文化教育,积极服务社会的重建思想。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寺院研究决定,在当地信众和社会团体的成就下,对华严祖庭进行修复重建。

据长安华严寺重建委员会介绍,2009年10月15日在华严寺举行的“重建奠基仪式”。标志着华严祖庭在党和政府及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正式进入“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的重建历程。这次重建工作,以寺院传统布局为主适当调整,根据地理环境采用窑洞式建筑和唐式建筑相结合的寺院模式。建筑力求朴实大方、功能齐全,整个寺院根据功能划分为开放和封闭两个模式,分三个区域体现。在中轴线上建造供四众弟子进行佛事活动、朝圣礼佛的公众殿堂“开放区”。左边完善以僧人为主的修行、生活居住“封闭区”。右边建造以信众为主的学修、生活居住“封闭区”。以“大众参与、共同成就”的方式,逐步完善各项建筑设施。

华严寺面对终南山,背靠少陵原,连接国家级航天产业开发区、曲江开发区、大雁塔景区,交通方便,资源优势十分广泛。通过重建,以此期望寺内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给国内外佛教界在朝圣礼祖上提供一个完整的祖庭寺院。使华严祖庭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历史价值,成为名副其实的祖庭寺院,为加强海内外佛教文化交流、历史文化传承、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地方建设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