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赵朴初在四川尼众佛学院的讲话
2009年09月25日 15:47慧海佛教资源库 】 【打印共有评论0

1988年6月25日 隆莲法师:各位领导同志、教务长、各位教职员工、 老师们;各位同学:我这一次主要是到大足宝顶山和峨眉山 有点事,那么就到了四川,来到了这里,当然非常愿意跟各位见面。关于尼众佛学院的消息,还是常常听到一些,昨天在大足见到了重庆的两位法师,一位是惟贤法师,一位是竺霞法师,听说他们二位都在这里讲学。那么惟贤法师对我提起,他说尼众佛学院很好,特别是学风好,我听了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后,看来比我四年前在这里见到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佛殿、佛像、宿舍、教室、藏经楼、图书室各种设备都渐渐齐备了,这与四年前是大不相同的。刚才听说有12位已毕业的,现在留下来进行深造。还有初期毕业出去的,回到各地、市、县、州担任佛协的工作,也有参加了人大、政协的,这些看得出我们这几年的功夫,在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隆莲院长的亲自领导下,各位教师也都是努力工作,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一点我非常的欢喜赞叹!我们佛教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尼众方面要多出隆莲法师这样的人才,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我们的希望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要造就人才呢?这是因为佛教的事业要振兴。佛教事业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提出的两句口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口号呢?庄严国土就是要报国家恩,利乐有情就是要报众生恩。我们佛教徒就是要有报恩思想,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永远存在报恩的心情!我刚才在图书室,看到了我八五年写的,有一个叫作每天的提醒,另一个叫每天四问。那是我自己写给自己看的,后来有些年轻人喜欢它,大家就复印出来了。前一段每天的提醒,题目是我加的,是科学家爱因斯坦讲的。他说他每天不止上百次的提醒自己这原话我不太记得了,各位都贴着,每天都看到这些内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存在,都是依靠了人民大众的劳动,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劳动。不管是现在的人,还是去过的人,都是依靠他们来生存,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生活。所以爱因斯坦说:我们应该努力工作,要用劳动来报偿我们领受的一切,我发现没有能够报答他们而觉得难受,我向往俭朴的生活。总之,爱因斯坦是我很敬佩服的一位科学家。这段话很符合我们的报恩思想,也就是报众生恩。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佛教从无始来,不承认世间是神造的,也不承认是上帝造的。佛说一切的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比如茶杯吧,为什么会有这个茶杯的形成?这里面有人的需要、人的劳动、颜料等多种因缘吧,因缘就是关系条件。我今天是以客人的身份来到,要有主人才有客人嘛;同样有客人才有主人,没有客人就没有主人,这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各位是否研究过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恩格斯早就说过,人类有了佛教才知道辩证法。恩格斯看过的佛教书并不多,但他承认这句话。既然是这样,关系与因缘是依存的,因缘的关系也就是因果,有同时的因果,也有异时的因果。同时的因果,如有老师就有同学,有同学才有老师,这是同时的互存关系;异时呢?如种子到发芽,这就是不同时的互存关系。那么同时因果是无边无际的,异时因果是无始无终的。因一定还有因,你无法找到它的第一个因。假如承认神造就了世界,从盘古分天地,难道神就是第一个因吗?佛教否认这个第一因,只承认因果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我们讲因果是眼睛看不到的,所谓的因果是从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长河中截一段来讲的。所以我们经常讲无始,只有承认无始,才叫正信,那才是正确的信仰;承认有始,就是迷信,这是用我们佛教的语言来说的。那么什么叫缘起呢?找它当中一个最后有主宰的东西,有没有呢?找不到的!比如一个松林吧,它是怎样形成的?是由树组成的,一棵树又有根、枝、花、叶这些东西组成。我们拿一片叶子分析,它有能子、分子、电子……,分析到最后,也是分不完的。所以我们要讲缘起性空,事物确实如此啊。我简单的讲,佛教既然讲缘起,今天以我为因,你们都是我的果,有了客人才有你们主人嘛。反之,以你们为因,我就是果,没有主人,就没有我这个客人。所以佛教承认,众生是我们的父母。我的存在,是因为有人民大众的存在,我才存在的呀!所以要报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就是报父母恩,报恩思想就是这样来的。爱因斯坦的那段话,与我们佛教的报恩思想相似,所以我很佩服他。他是科学家,也看文艺书,他说:我看书是找书中有利于我们身心、有利于道德方面的东西,这了不起呀!他的相对论,我也很佩服,与佛教教义也很相近。有一次我陪日本朋友到云岗去看云岗石刻,那里刻得最多的就是维摩、文殊,维摩是《维摩经》上有的,还有《法华经》上的故事,多宝如来与释迦一个窟,多宝如来是过去佛,已经圆寂了,他能从地涌出,为释迦牟尼说法作证明。那么过去佛与现在佛在一起的情况相当多。日本朋友问我,这种情况为什么相当多?我当时就回答他说,维摩从藏史讲,就是依藏传佛教讲:八万四千个宝座,这是讲空间的相对;多宝跟释迦,过去人与现在人在一起,这是时间的相对。我看是讲这两个问题,我很佩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是有一点,我一直很怀疑,他讲光速的时候,说光速是最快的,是不能越过的。这个我怀疑,这个就不相对啦,这是不能解释的。但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他说现在科学已近进步了,把光速说成最快的速度冲破了。这个人是佛教徒,他说现在科学的进步,跟佛教道理更接近了。这是新的力量,这个道理今天就不多讲了,谈得太远了,不过很有趣味,将来有机会,你们还是可以看看的。我主要是说爱因斯坦的那段话,很符合佛教的报恩思想,也就是我们说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个可以作为我们发的一个愿,也可以说是我们立的志。我们做人,做个佛教徒,就是要立志嘛,使我们国家清净美丽起来,这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就是使所有的大众和平、快乐、幸福,这就叫利乐有情嘛。这个就是我们的大志,是用我们佛教的话说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有理想,我们要理想做什么呢?庄严国土还要有办法,有本事啊。所以各位到这里来学,学佛学,这当然是我们主要的,但还要学其他的。我们佛学,古代的学习是五明。五明就是五种学科:医学就是医方明;还有声明,就是文字学;语文方面是声明,我们现在不仅学中文、还学英文,你们各位都学英文,这很重要!一种文字不行,要多学,这也是声明啊。我看将来最好还学藏文、梵文、巴利文,能够多学一点文字更好,这是学习方面多一点。汉文方面,我们佛教特别提倡古典文学,因为我们佛经也是古文,佛经现在要做的,就是使之通俗化。不通俗别人就没有办法看懂,要通俗最好是翻译,这是声明。佛经不是提倡广学多闻、难学能学、尽一切学吗?佛从来没有说自己的话讲完了。尽管说了三藏十二部,每部是七千多卷。佛说:我说的只是一点点!有一次他带弟子到松林里去,在地上捡起一片叶子说:你们来看,是我手上的叶子多,还是松林里的叶子多?弟子说:世尊啊!你手上的叶子当然没有松林里的多呀。佛说:对啊,我所说的法,就象我手中的叶子多。又有一次,佛与弟子到田边处,他在庄稼地里用指甲挖了一点土,问弟子:你们看,是我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弟子们回答:当然是大地土多!佛说:我所说法,如指甲土,没有说的,如大地土!他从来未说他说完了的话。所以我怀疑爱因斯坦的光速,佛教常说无常嘛。事物是时常变化的,这是我们最要紧的基本道理—无常。什么东西都是变化的,生住异灭。生起了又变,变了又生,无穷无尽的啊!假如认为常住不变那是迷信,这是我们起码要懂得的道理。我们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方面释迦牟尼的目光是有远见的。我们发大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尽一切学”,菩萨就是要尽一切学,因为要面向世界,还要看到未来。所以有道德、有理想是最重要的。我们佛教还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不利于人的事,我们不做,比如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这是主要的,属于身三;口四是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有好事不去做也是犯戒,犯了饶益有情戒。还有自净其意,指的是思想,要戒贪嗔痴,思想一定要干净,时常把思想打扫干净,就不会做坏事了。这三句话,概括了三藏十二部。也就是说,三藏十二部,归纳起来不过说了三句话。既然是自净其意,怎么会搞精神污染?所以佛教反对迷信,反对精神污染。在这个方面,希望各位多多注意,学了就会明白这些道理。

今天我就讲这些,没有准备。

祝愿我们的院长法师,健康长寿,她是难得的僧宝啊!大家多多依教奉行;

祝愿定净法师与铁像寺各位老人,健康长寿!她们也是帮助我们的;

祝愿教务长、各位老师也是健康长寿,工作顺利;

祝愿同学们: 第一、 身体天天进步; 第二、 学习天天进步;第三、 工作天天进步;第四、 道德天天进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