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 做本分事
2009年11月24日 11:01 】 【打印共有评论0

这是一种错怪。事实上,政府提倡“和谐社会”,已经为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大宗教各自发掘和展出自己的宝藏,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平台。问题是,你会不会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倾听。如果你宣称佛教是个宝贝、能解决社会人心的问题,那你就应该用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让公众能够明白这一点;或者你应该用具体的行动,创造条件,引导公众,让公众能够亲自看到或者体验到佛法的妙用,从而生起真实的信心。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终日坐在那里混日子,不作为,或者像个怨妇一样,动不动就指责那些不了解佛法、不接受佛法的人愚痴、业障重,或者妄称政府不支持佛教、限制佛教——如果是这样,我们又如何能让普通人相信佛教是个宝藏呢?

有人幻想,如果政府允许佛教进入学校、公共传媒,那么佛法就有望普及了。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姑且不说在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是否可能,就算真的有那么一天,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在诸多宗教的平等竞争中,我恐怕,佛教未必会像你所想像的那样辉煌!就中国佛教僧团目前这种整体水平,在弘法上能抵得过基督教、天主教的牧师和神父们吗?对此我比较怀疑。在此我必须说明,我没有贬低僧团的意思,而且我承认,在我们的僧团中不乏龙象之才,不乏有正气、有道气的优秀出家人,只是,与振兴佛教大业的需求相比,显得太少了!

佛法是世界上最和谐、最动听的曲子,你要让世人也跟着学唱这首曲子,光说不行,首先你得把它弹好。一个动人的曲子,如果没有一个高手来演奏,任凭一些平庸之辈随意调弄,很有可能流为人人皆可取笑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乡村小调。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极为拮据的条件下,净慧老和尚独具慧眼,高瞻远瞩,力排众难,积极创造条件,创办《禅》刊,举办生活禅夏令营,以及利用周末禅修、 五一十一长假“生活禅加油站”、与学术界联合组织佛教文化学术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年信众和教外人士,了解佛法,认识佛法,乃至修证佛法,帮助了一大批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点亮了心灵的智慧之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在终于见到成效了。有相当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身着缁衣,加入僧团的行列。他们的到来,为中国大陆低迷的佛教僧团注入了新的血液,中国僧团的素质因此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在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的影响下,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有不少寺院也在纷纷地仿效这一新的弘法样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会有越来越多有知识、有能力、信仰纯正的青年菩萨们出现我们的僧团当中。那时,佛教会有更多的话语权,佛教对现实人生的影响、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

汉传佛教虽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理由绝望。如果我们的目光只看着别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我们有时会绝望的;但是,如果我们抱着一切从心开始、一切从我开始、一切从当下开始之信念,多一分承担的精神,时时照顾自己的脚下,做本分事,那我们将永远生活在希望当中。佛教的希望来自于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一点永远具有现实的意义。

我们很高兴,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这不仅因为它们与汉传佛教本来是一体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对汉传佛教的复兴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我们汉传佛教,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认真反省,在充分继承汉传佛教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主动地吸收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长处,补自己之短。

另外一方面,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的发展,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它们在弘法方面的善巧,在关注现实社会人生方面有很多的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去虚心地学习。

一棵大树不足以成为森林,众多的参天大树聚集在一起,才可以称之森林。单一的宗教不足以教化这个世间,多元的宗教文化才是这个世界的众生之福。我们只管把自己的这棵树照管好,别让它生虫,旁边的树,我们正好欣赏。

——载于《禅》 2007 年第四期(总第一百期)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明尧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