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众生 > 正文
弃恶从善的阿育王
2009年09月18日 09:51《世界宗教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华人佛教] [众生] [古印度] [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君,在世界历史上享有盛誉。他出生在一个权势显赫的贵族家庭,祖父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名叫旃驼罗笈多·毛里亚。父亲频头沙罗则是孔雀王朝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时大肆推行对外扩张政策,被古希腊人称为“阿米特拉加塔”,意思是“杀人者”。受其影响,阿育王从小倔强凶残,个性突出,18岁出任阿般提省总督。为争夺王位,他残忍地杀害了99个同父异母的手足同胞。当政之初奉行恐怖统治,经常施用暴力手段压制国民。对于异己分子,他从不手软,能杀则杀。他听说阴曹有地狱,专惩恶人,便在阳间也建造地狱,处罚犯人,告示人民俯首听令,唯命是从。为实现统一的渴求,他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南方的羯陵迦国,即今印度的奥利沙和安度罗一带。

羯陵迦位于孟加拉湾沿岸,是由摩揭陀国独立出来的一个实力雄厚的强邦,经济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阿育王向羯陵迦发动了猛烈进攻。但是,他的侵略行径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经过数次鏖战,阿育王的部队占了上风,他的神兵勇士攻入羯陵迦的首都,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流血事件,刹那间,整个首府陷入一片混战之中,杀声震天,哭嚎动地,火光四起,浓烟弥漫。第二天拂晓,当阿育王面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进城巡视的时候,他的整个心灵为之震颤!一夜之间,一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了废墟,大街小巷,横尸相枕,血流成河,婴儿啼哭,寡妇哀叫。

拖着疲惫的躯体,带着满心的悲痛和内疚,阿育王默默地返回了首都华氏城。没有举行庆功宴会,也没有陶醉于胜利的欢乐之中,而是陷入了深深的苦恼。

蓝毗尼园——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的心头始终凝聚着一团难以释怀的阴云,他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这场战争的惨景,畏惧那10多万屈死的亡灵。他再没有睡过一个安稳香甜的良宵!他的良心受到了莫大的谴责,困惑不已,无地自容。正像他后来在一个碑文中所说的那样:“即使是在羯陵迦被杀的、死亡的和被俘虏的那些人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在今天也被诸神所宠爱的,认为是惋惜的。”为了寻求解脱罪恶之途,阿育王决意改变祖辈军事征服的残酷手段,放下屠刀,和善待民,经过两年半的苦心求索,他终于在高僧优波及多的感召下,从佛教那里找到了脱离苦海的最佳途径,摸索出以“虔诚感化”的方法来教诲人民,治理国家。

于是,他开始潜心钻研佛经,反复领会佛教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的思想,成为佛门的俗家弟子。阿育王在一份诏谕中公开承认他对佛、法、僧“三宝”的虔诚信仰,表明他对佛教的积极态度。他经常参与佛事,弘扬佛法,多次前往祖先巡幸过的地方为民众讲解教义,阿育王在灌顶典礼20年的巡幸中,瞻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且举行了郑重其事的礼拜。

阿育王皈依佛教的结果,使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统治政策,由昔日的冷面暴君变成了一位温和慈善的圣主。他把他的人民称作自己的孩子,处处以仁慈为怀。他日后所做的一切,都围绕着以提高国民福利、避免精神痛苦为宗旨。他十分坦诚而热忱地向百姓讲授佛法,明示佛祖所言都是尽善尽美的真理。他教诲臣民要多行善事方可升入天堂,即使是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人也不例外,完全可以通过修行达到摆脱痛苦的涅槃境界。他亲自参加僧侣教团的组织活动,维护其内部的团结;并招集教徒,编纂佛教经典,以求佛法永留。

为了把佛教尽快传遍国家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笃信佛法,心悦诚服,阿育王启用一批官吏外出传教,诸如普拉代西卡、拉朱卡和尤克塔等,通常每年巡回一次,宣讲佛经佛法,兼理政务,传达阿育王的旨令,并把有关诏敕刻在所到之处的西亚、埃及、马其顿、伊庇鲁及北非古国斯勒尼,宣示佛的使命,又把儿子摩哂陀和女儿僧伽密多罗送到南方的锡兰,诉诸理智,推广仁爱,以佛祖之慈善换取人间之和平。

但是,他在宗教方面并没有“唯佛独尊”,而是允许臣民百姓有宗教信仰自由。他在一道诰文中称:“各教派都有一种或别种理由应受尊敬。照这样做,一个人把自己的教派提高,同时对于别人的宗教也有贡献。”为了坚定人们的信念,他慷慨地向各教派赠送财物,施舍物品,鼓励他的王后和王子们参加这些慈善活动。因此,人们送给阿育王许多亲善的美名。甚至连他自己都在碑文当中戏称“德瓦南皮亚”,意译为“诸神宠爱的人”。这种以佛为主,兼容其他教派的原则正是佛教平等仁爱思想的一种实践应用。

南京七宝阿育王塔

阿育王还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他以极其精美的时代风格,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亲自参与设计的宫殿豪华阔绰,雄伟壮观。至今仍矗立在桑奇地区的那座高大的佛塔,就是阿育王时期动工修建的,后世几经修缮,目前已成为印度一大景观。经考古发现,当时的许多木雕刻保存完好,精美绝伦。这在气候炎热、虫蚁丛生的印度,可算作一个不小的奇迹!连同那三十几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刻有敕令铭文的圆形石柱,一并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的范畴。应特别一提的是建立在鹿野苑地方的独石柱,柱头刻有4个半身狮子像,刻工细腻,线条明晰,庄严而生动,反应了古印度建筑雕刻的高超技艺。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宗教家和建筑家。他前半生用战争统一了印度国土,后半生皈依佛教,推行仁治,改善了邻邦关系,使孔雀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36年,阿育王不幸病逝。阿育王谢世不久,孔雀王朝宣告解体。人们留恋昔日盛世美景,怀念这位英明君主,纷纷为他树碑立传。随着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阿育王也成为佛教护法的楷模。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赵 强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