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周刊:对于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它在中华文明史中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已无需多言;不过在今天,我们更关注它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古老的佛教好像有点跟不上时代。
余秋雨:佛教的式微,其实从明清末年已经开始了。晚明以后,东南一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横行,修佛成了一种祈财求福的手段,由此出现不少直接对应功利目标的经文和门派。这种势头从清代至近代,越演越烈。佛教本来是为了引渡众生放弃贪欲求得超越的,很多地方倒是反了过来,竟然出于贪欲而拜佛。
凤凰周刊:您说的这种情况,在今天实在是太普遍了。佛山名寺一片香火旺盛,却全为了升官发财。穷苦人看着动辄几百元一柱的香,只能望而却步。
余秋雨:是的,而与此同时,许多佛学大师钻研和讲解的经文,一篇篇都好像天书,一般人难以理解,更别说接受。这两种极端,共同构成了佛教的颓势。
凤凰周刊:我还想提到一点,就是佛教的老年化问题。许多人现在一想起佛教,就觉得那是老太太的宗教。但佛教原本是一个年轻人的宗教,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只有24岁,六祖慧能得到衣钵的时候只有26岁,玄奘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时也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从什么时候开始,佛教慢慢远离青年了呢?
余秋雨:如果我们回到释迦牟尼那个时候,当年他传教的时候,那个弘法队伍处在一种生机勃勃的、充满朝气的、行动团队的状态。那个团队充满欢乐,充满行为,于是就非常容易把青春的生命裹卷起来。然而,在那之后,很多的大师对佛教进行研究和注释,让佛教越来越高深。高深当然很好,但是当它高深到需要很多人花毕生的心血才能取得发言权的时候,这种最讲究缘分的宗教就慢慢离开了那些刚刚走入人生的人——也就是年轻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总是以为佛教是对苦难的回答,而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足够的苦难,苦难总是写在你说的那些老太太的脸上。这样种种的误会组合成了整体上的隔阂,好像佛教和年轻的生命关系不是很大。
作者:
华人佛教频道
编辑:
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