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归宿:“本自圆成”与“蒙恩上帝”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自心本来清净,无烦恼、无漏。一切众生功德智慧本自具足,若能明悟自性,此心即佛。如此,要使佛法融入生命,身心沐浴在佛的光明福德智慧里,从而进入佛的境界,而不是将佛单纯的作为外在的、对象化的偶像进行崇拜。

基督教认为,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可是上帝爱世人,赐下了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背负原罪的人得蒙主的怜悯,耶穌基督在罪人身上显明其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祂得永生的人作了榜样。

信仰之核心:“悲智双运”与“因信称义”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因无明而不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能够通过“戒定慧”三学,积累福慧资粮,广修六度万行,做到“悲智双运”即是“成佛”。 “悲”是“慈悲”,指拔出苦难、给予欢喜的菩提心;“智”是“大智”,指佛教般若大空性见的圆满智慧。“悲智双运”是修行人自悟般若大空性见,同时以慈悲之心和般若智慧度化无边众生。佛,以悲智圆满具足而为一切有情众生所敬重。

基督教认为,人犯有原罪,失去了自主向善的能力,不能自行正义而成为义人,只能依靠上帝的救赎。“称义”是指,犯有原罪的人借助忏悔得蒙上帝恩宠而获得义人身份的过程。没有这一恩宠,人的任何努力都是不可能的或徒劳的;抵挡上帝、不遵守其诫命或违背与其立定的盟约,人就会失去上帝的恩宠,注定不能得蒙救赎,反而犯下极大的罪恶。“称义”包括“得蒙赦免”、“宣告无罪”和“被称为义”。马丁‧路德强调,凭借“信”就可以“称义”即“因信称义”,而之后要有相应于“信”的“行”。

信仰之道路:“六度万行”与“传递福音”

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在提升自我境界的同时,从凡夫到圣人都需要广泛行持符合佛法教义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的菩萨道修行,以积累福慧资粮,自利利他,最终成就佛果。正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基督教认为,主耶稣在世时就多次明言,福音要传到地极。主爱世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为世人赎罪。在有人未听晓福音之前,审判决不降临。基督徒要做的就是,把主的福音传到世界各地。

【对话交流】宗教本怀 人生真谛

刘康乐:基督教和佛教两大世界性宗教,能够在两千多年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与佛教与基督教所倡导的超越民族、种族和阶层的普世价值具有密切的关系,并在保持宗教基本信仰前提下,不断更新丰富神学思想,对某些教义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因此两大宗教的教义改革革命,不是简单的否定传统教义或复古原教旨,而是恰当地抓住了宗教关怀的根本精神,在不断的“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着古老宗教的不断新生。比较来说,佛教和基督教的教义革命,具有以下的特点:1、否定宗教权威神学家垄断对经典和教义的解释;2、否定善功得救论,强调自我内心信仰的力量;3、简化宗教信仰的繁琐仪式,倡导直指心灵的内修方式;4、世俗化倾向和往下看的教义传播路线。(刘康乐,长安大学)[详细]

邓子美、周菲菲:成佛与称义的决定性因素至少有三大方面的异同:即1、主要靠个人努力还是上帝拣选:对佛教而言,即主要靠自力还是他力;对基督教而言,虽然主要靠全能的上帝力量已毫无疑问,但也至少存在个人努力与神力是否相悖的问题;2、信仰在所要达致的目标中的地位孰轻孰重;3、针对性:成佛针对众生的无明,而称义针对人的原罪。(邓子美、周菲菲,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详细]

何方耀:“原罪”(Original Sin)和 “业力”(Karma)分别是基督宗教和佛教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石。按照两个宗教的教义,每个人的“原罪”和 “业力”都是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的。因为 “原罪”才有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并以钉死十字架为整个人类赎罪;因为“业力”才有众生的六道轮回,也才有佛法的苦集灭道,止惑消业,解脱生死。可以说,原罪和业力的特定内涵分别决定了两个宗教不同的拯救途径。(何方耀,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详细]

杨玉辉:成佛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和戒定慧三学。称义的途径与方法:信仰耶稣基督,并通过基督向上帝靠拢,与上帝沟通,领会上帝的旨意,建立信心,按上帝对他的要求去做,使灵魂得到拯救,赎去人的各种罪恶,得到神的悦纳,上升天国,永享幸福。由此,成佛与称义的途径方法的相同点:学习掌握真理,觉悟人生真谛;坚定信仰,认同神圣真理;学修一体、知行合一,走向神圣。成佛与称义实现的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点:第一,身心修炼与德性修持的着重点不同:第二,自身修持与神灵关照不同:第三,个人觉悟与神灵启示的不同:第四,成就体现不同。(杨玉辉,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详细]

【佛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释果慈: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就是说,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到令人们仰望并照着去做,这个人只有佛陀了,佛陀是德学上的圣人;我们要想达到佛陀的行操,必须完成自己的人格。只有自己的人格完成了,才会具足福慧资粮,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如果我们还不能真诚、无我地热爱一切众生,还在嫌弃众生,如果有这些行为,那是德不够的表现,不可能成佛。(释果慈,重庆佛学院)[详细]

陈探宇、丁建峰:尽管众生本具如来的智慧和完满的佛性,但他们自己却是不知不觉的,犹如怀着无价之宝的乞丐,“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从佛教理论上说,这是因为本来圆满的佛性被“无明”障蔽住了。只要去除无明,便可以回复佛性。(陈探宇,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丁建峰,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研究所)[详细]

杨孝容:《法华经》中龙女转女身为男身成佛的事件,不能视为佛教贬抑菲薄女性,而是表明作为女性肉体存在的女身不再是男性眼中的欲望对象;对女性自身来说,则是使其从女身卑劣的刻板从属性中脱离出来。(杨孝容:重庆社会科学院)[详细]

释圣证:只要自己真正肯做,菩萨六度万行都在其中,做任何一桩事情都具足六度万行。要明白这些道理,知道自己如何修行。佛对我们的教训,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听懂了、听熟了,自然就记得了。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上,念头一起,就知道是对、是错。如果是错误的,立刻改过,这是真修行、真用功。不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一切随顺佛陀教诲,没有不成就的!《无量寿经》上说,这种人是“如来第一弟子”。如来第一弟子的条件,就是世尊常常嘱咐、勉励我们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只要把这一条做到,就是如来第一弟子。(释圣证,重庆佛学院)[详细]

【基督教】响应上帝的召唤,从罪的黑暗站入上帝的光明之中

王忠欣:基督教的逻辑是这样:宇宙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最高主宰和权威,也是真、善、美的源泉。上帝本身就是终极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认识上帝并与上帝连接,才能获得真、善、美。所以对基督教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上帝,并且信仰、信任、信赖、信靠上帝。在基督教刚刚产生的时期,这一思想就成为了基督教最基本的一项教义,叫做“因信称义”,最早出现在使徒保罗的作品中。在基督教的语境中,“义”就是“正确的”、“对的”的意思。用上帝的标准看,即在上帝的眼中何为“正确的”,何是“对的”,何为“义”。上帝所看重的是人对祂的认识、人与祂的关系、人对祂的信仰,正因为如此,人只能因信而称义,就是说人由于信仰上帝而成为正确的人、对的人。所以对上帝的信仰,亦即信,在基督教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信仰上帝意味着与终极的真、善、美的连接,这样,人才能行出真、善、美。由此看来,义的终极标准就是信 。(王忠欣,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详细]

刘光耀:在基督教看来,上帝所造之人本来“是好的”,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塑造的;但人因未听上帝不可食禁果的“吩咐”,犯了罪,身上的上帝形象受到严重污损,精神、灵魂均严重败坏。在这种情况下,人纵使仍然怀有脱罪入义的愿望、意志,却因其原罪不能自我消除,而是必须需要上帝所赐下的“恩典”,即需要来自于人自身外的上帝之力的拯救,如此才能够成为义人。人需要的只是响应上帝的召唤,从罪的黑暗站入上帝的光明之中。(刘光耀,湖北文理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详细]

花威:在奥古斯丁神哲学中,内省良心的问题起源于意志的堕落和分裂,人类失去了行善和意愿善的能力,上帝的恩典先行于人类的意志开启了信仰皈依,并时刻运行以帮助人类能够意愿善和行善。(花威,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详细]

刘阿斯:亚伯拉罕在献祭以撒这件事上的有罪感和痛感,正是因为他对伦理的重视,这伦理是他尘世生活的准则。正是伦理带给他的痛苦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缺乏、不完满,而这让他更有理由去信仰一位比他更完美的存在。如果从基督教的角度看,这就是上帝莫大的恩典,但同时也是亚伯拉罕最大的恐惧与颤栗。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意味着要过一种符合“新身份”的生活是有挑战的。而且并不是基督徒自己为自己定下的挑战,而是神为了成就自己的目的而在这些基督徒心中运行。神的意图和命令是会让人们恐惧战兢的。这是“旧人”在向“新人”转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刘阿斯,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详细]

相关专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