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泰安寺:千年古寺 佛光耀青城

2012年05月25日 16:02
来源:泰安寺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青城山泰安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王琬)

青城后山泰安古寺,地处古之长平山。宋代《舆地纪胜》载“长平山在味江之上,有泰安寺,寺门盖花坪(今沙坪)老泽路也。”清代《灌县乡土志》载:“泰安寺庙,始于唐,盛于明。楼殿之壮,甲于东南。”彭洵《青城山记》也载有“(泰安寺)相传唐代初建,逮明复振。楼殿壮丽,甲于青城。明末兵毁,清初重建。”《全唐文》中,唐代杜光庭在《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表》等文中,更有长平山(泰安寺)惠进禅师奉旨修青城山丈人观的记载。以上文献,可证泰安寺始建于唐,历史悠久。

泰安寺自古即为青城山一大禅宗丛林而据于后山,特别是宋、明时期极盛。清代之前,这里是川西地区通往藏地的茶马古道,称为:“花坪老泽路”。因此,寺院林立,香火旺盛。泰安寺统管着后山大大小小的寺院四十余座,至今还流传着“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消数”的民谣,极言和尚之多。泰安古寺,自唐宋以来,一直为佛教禅宗弟子向往的圣地,长时期都为川西地区佛教的讲习之所,依当时学修的传统,僧人在此学养完满,行持坚固之后,方可到数十里外高山中的白云洞去闭关修行。因此泰安寺、白云洞一带名僧辈出,南北朝香阇梨禅师、唐代明远禅师、澄照禅师、宋代澄远禅师、明代鉴随禅师、丈雪禅师等高僧,都曾在泰安寺和白云洞修行和讲学,明代著名高僧鉴随禅师就圆寂于泰安寺,灵塔尚存寺院左的红豆古树前。

泰安古寺自唐初建,各代几经重建和培修,明末兵毁后,又于清乾隆时重建,计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三宵殿、灯楼、万年台(戏楼)以及左右厢房、斋厨等至民国时期都还有庙产五千余亩(包括山林)。解放后庙宇逐渐毁坏,仅存正殿和厢房。1986年原灌县宗教部门批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交由寺僧管理使用。先后有如愿、能源、普能、普鉴、洪法各位法师主持,陆续新建了天王殿、观音殿、般若楼、僧伽楼、福德楼、念佛楼、五观堂、山门、客堂以及僧舍和斋堂、建筑面积达6700余平方米。寺周有古红豆树,银杏树及松楠等参天大树数十株。气脉汇聚,环境空灵的泰安古寺,实为居士们拜佛参禅、休闲疗养的绝佳境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建国以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汶川大地震爆发,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震中位于距泰安寺仅十余公里的汶川。地震导致千年古刹泰安寺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除了一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大雄宝殿外,所有近代重修的建筑或垮塌或成为危房。震后景区一片狼藉,殿内的镇寺之物,一座唐代观音像、两座宋代天王像也都毁了,碎成一片片的了,再也无法修复了。寺内损失超过2000万。地震发生后,远赴昆明等地研修佛学经纶的泰安寺住持洪法法师不顾余震危险立即返回寺院,组织僧众抗震救灾,抢救寺院受灾的文物和财物,协助当地政府安定群众,筹集2万余斤大米赈灾施粥,同时筹划寺院重建。

洪法法师发愿重建古寺,师身先垂范、节约克己、广结善缘,积极联络社会各界重铸泰安寺的辉煌。在援建上海市政府和属地都江堰市等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寺院在洪法法师的带领下快速启动恢复重建工作。香港陈廷华基金会及陈廷华先生、上海龙华寺、重庆典雅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企业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捐款捐物护持正法。通过两年的恢复重建,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弥勒殿、大悲殿、三圣殿、藏经楼、钟楼、鼓楼、僧舍、客堂、五观堂、居士林、禅林书院等殿宇和设施拔地而起,陆续建成。重建后的寺院布局合理,建筑雄伟壮丽、庄严神圣、殿宇重辉、更胜从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泰安 青城 古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