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明海大和尚:生活禅未来20年还要做下去

2013年08月12日 15:2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正在加载中...'

编者按:生活禅是种子,夏令营是土壤,20年间,无数智慧的追寻者在这里生根开花。20年的岁月,值得铭记,20年的感动,值得怀念。在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开营20周年纪念的日子里,凤凰网华人佛教带您走近诸位法师,听他们讲述生活禅夏令营走过的那些光辉岁月……

凤凰佛教:我在咱们这儿做夏令营的时候,那个时候凤凰网的力量还不够,大概从前就几百人,现在是两千多人。

明海大和尚:凤凰网?

凤凰佛教:对。

明海大和尚:凤凰网就两千多人?

凤凰佛教:对,两千多人。

明海大和尚:他能把这么多人养住就了不得的。

凤凰佛教:膨胀速度特别快,这很累的,因为互联网是很烧钱的,新浪还不一样,新浪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持平了。

明海大和尚:现在你们还是在往里面输血?

凤凰佛教:对,一年的广告收入10个亿,根本就不够,10个亿都不够。

明海大和尚:就这个网络,网络上10个亿。

凤凰佛教:对,太烧钱了,但是它这个影响力是实在的,比如说凤凰网现在的日均访问量,能在7个亿左右,7个亿的话,比新浪要少,但是已经全面地超过了搜狐,所以它膨胀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它带来了这种巨大的媒体的这种渗透力,这个也是让高层愿意往里投。比方说一条新闻,前两天就是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在海外留学,留学之后要求他在留学之后要回到中国的,说党内做过这样的规定。

然后卫视播这个新闻,一天一点反应都没有,然后凤凰网在资讯里面播了一个小时,最后挂了一个小时,就翻天覆地了。

明海大和尚:他对受众的影响力。

凤凰佛教:基本上全面的超过了卫视,包括常委那一级的领导又开始来进入了,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明海大和尚:关注了,让你们封锁。

凤凰佛教:对,所以现在就这一条消息大概是从早晨一直处理到晚上的凌晨。

明海大和尚:把空调的温度调一下。

凤凰佛教:所以这个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我们是有责任的,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有一点担忧的,有一点害怕,包括佛教界这个也是如此。

明海大和尚:敏感地带。

凤凰佛教:对,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关注我们今年以来做的几个事件,包括我们对于这种事件的。

明海大和尚:帮他们呼吁。

凤凰佛教:对,就是在维权嘛,大概维了一个半月,我们当时全面地马力开火,大概一个半月,最后是打不动了,就没办法再打下去了。

明海大和尚:现在我们说,你采访我要问什么。

凤凰佛教:是这样的,因为我最近也采访了一系列的人,就是我们20年夏令营的回顾,现在就是想跟您大概交流一下,如果说,我不知道夏令营跟您最后走入佛门有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明海大和尚:跟我出家?

凤凰佛教:对,没有?

明海大和尚:毫无关系,因为我出家在夏令营之前,我学佛更在夏令营之前。

凤凰佛教:对,没错,这个是我知道的,但是毕竟是老和尚他,把生活禅,他其实是直接落实到夏令营上面,以这样一种载体,以这样一个平台,来向外界来展示的,对你来说,这个夏令营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你的修行生活,对你的弘法事业,因为20年是一个长度。

明海大和尚:这不大好描述,因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出家以后,我对佛法的见解,整个的一切包括我这个人的性格,整个一切都是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师父塑造的,所以说受师父的影响教导塑造出来的,所以好像也没有另外有一个我说观察这件事。要说夏令营对我意味着什么,它让我看到老一辈的大德经过社会的动荡,经过佛教的断层之后,他们在继承传统,拓展佛法,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引导佛教跟社会融入。

把佛法的智慧甘露分享给社会大众,他们在这一系列方面所做的努力,生活禅夏令营就是一个带有开创性的一种努力,一种尝试,这种努力当然很多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都在做。生活禅夏令营这种方式,它是要让年轻一代能够走进佛法,走进我们的传统,让佛法的智慧走进到他们的生活中,走进到他们的生命中,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夏令营是一座桥梁,它是一座桥梁。

它是佛教跟社会之间的桥梁,它是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桥梁,它是佛法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它是现代的年轻人和寺院,传统的寺院之间的桥梁,所以透过这座桥梁就把很多问题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了。

凤凰佛教:从第一届开始,您就开始参与了?

明海大和尚:对,最早的策划。

凤凰佛教:从第一届的时候,你们在做第一届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它会持续这么久,还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设想?

明海大和尚:我不知道我师父想没想过,我也没有问过他,我自己没有想,我自己也没有想,它会持续多久,我那时候想法比较简单,每天是干师父让我干的事,什么都不想。

凤凰佛教:做完了就做完了。

明海大和尚:对,所以有人问我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我突然冒不出,因为很多人来,我没有太多的感慨,我就只是做我要做的工作,把它做好,所以没有太去观察,去注意这些年轻人,很惭愧。

凤凰佛教:然后未来20年,还要继续做下去吗?

明海大和尚:那做下去,昨天刘老师在会议上说的话,给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希望三十届、四十届、五十届,他还能来,这给我很大的鼓舞,五十届就是30年,30年以后我也70多了,假如还能活到70多的话。那么刘老师他也一百多了,所以刚才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说,希望这种弘法方式能够继续,实际上今天这样的活动,以我们现在的硬件和人力也不是特别大的一个困难,长期的坚持也并不难。

在今天来说,这样的活动已经不是独创,也不是新颖的了,但是要倒退20年前,我们就知道,在那个政策环境,那个时代气氛,在那个时候,大众对佛教的认知,那个时候佛教所拥有的硬件、软件的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知道说,老和尚那个时候就提出生活禅,而且开办夏令营,而且面向年轻人,他的这种拓荒的价值,第一步,这种价值。那么这个工作做了很多年以后,后来才有佛教界才有很多寺院才开始响应和效仿,而今天这就没有什么新鲜的,这是活动本身没有什么新鲜的。

凤凰佛教:一开始的时候,最早开始做的时候,有没有受到一些质疑或者一些不认同?

明海大和尚:最早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想,我们希望做几届以后就不要做了,因为我们寺院没有修起来,营员们来了住的非常艰苦,条件很简单,讲课是在一个临时搭的石棉瓦搭的一个棚子,吃饭也在那里,一个地方多用,如此等等。我们希望做两届就不做了,结果做了第一届以后反响就相当好,包括政府领导,社会各界营员,大家都说好,第二届再做吧,好。第三届,我们做了,我们事不过三,做了三届再也不做了,我们好好地修庙。

后来大家说不能停,再做,做了五六届,我们又跟师父呼吁,我们刚出家的,像我这样的,师父我们不能老做这个,我们现在要把寺院赶紧修起来,再一个我们要好好地学习修行。但是大家说不行,还要继续办,所以就这样不可收拾,被推着,被这种形式推着,最后就把这个念头放下来了,就一直办下去吧,所以办到今天20届。

凤凰佛教:未来,明年或后年,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咱们这个夏令营的方式,具体的这种方式会不会有一些变化?

明海大和尚:会有,我相信会有,我们也在思考。

凤凰佛教:有没有什么方向性的?

明海大和尚:在过去的十届,就是2003年以后,或者2004年以后,我做住持以后,我的一个调整就是增加,在讲课的内容中增加一些社会中的成功人士,有佛教信仰,或者佛教文化兴趣的人,来跟营员交流,让他们看到说,佛法也是一种软实力,可以在人生、事业,在这种过程中,它能发挥力量,能够被运用。所以过去的10年证明这个调整还是蛮成功的。

未来这一点还会坚持,但是同时我们也想增加一些营员,加重营员对佛教经典的学习和一些最基本的佛学知识的普及,可操作性,增加一些学佛的基础知识,以及他在生活中修行的可操作性,这个方面会加重。

凤凰佛教:所以现在是这部分内容?

明海大和尚:对。

凤凰佛教:慢慢地再提升它的整个深度?

明海大和尚:在每届的夏令营中,我想未来要有一个比重,就是相对聚焦一点,就像我们大学的课程一样,让营员报名的时候,他有一种选择,他如果对这个课题兴趣不大,他可以不报名,也许有一个课题,也许某一年我们会聚焦在坐禅,也许某一年我们会聚焦在五戒十善,就是说这个比重,当然不是全部,未来可能会有这些调整。

凤凰佛教:我们说20年,总是有一种很沧桑的感觉,不知道像我们这种凡夫总是被时光所牵引,总在这个里面去有一些感慨在里面,大和尚对这20年,您在心绪上是什么?

明海大和尚:我的心绪,我这是迷迷糊糊的,特别是在做这些事情上面,我没有太多的感慨。我不敢说我绝对没感慨,没有太多的感慨,有一些具体的想法可能是有的,比如现在我发现有几个感慨,第一个是说现在报名的人更多了,我发现,每届都有将近两千人报名,都录取的人并不多,这是第一。第二我要在社会上找一个信佛,有佛教信仰感情,同时又很成功,又能讲的,这样的人来讲课,比以前容易了很多。

这有不一般是不是因为我接触的人面广,但是我想另外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说,在这个社会大众中学佛的人,在践行佛法的人,包括在成功人士中增加了,才让我觉得很容易。第三个感慨跟第二个相反,好像我们要找出家的法师来这里讲课,比以前好像难了一些,困难一些。所以过去20年前就来讲课的人,总是不断地被邀请回来,因为夏令营曾经我师父也是把它当成一个平台,让年轻法师们来锻炼成长的。

我们现在也在想,让他,让新一代的年轻法师们不断到这里来,面对新一代的受众来寻找弘法的一种感觉,提高弘法的能力,丰富他们弘法的经验,但是现在好像我觉得,也许是我没有用心,可能是,第三个感觉是这样的。

凤凰佛教:谢谢大和尚,真的挺好的,我们做这个访问,可以了。

明海大和尚:可以了?

凤凰佛教:因为我觉得您太累了,真的。

明海大和尚:对不起,对不起。

[责任编辑:张瑞霞] 标签:柏林寺 生活禅 夏令营 佛教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