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2014.01.18

中国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国人前往寺院烧香祈福,抢头香烧高香,无疑是大陆寺院一大盛景。然而寺院集中烧高香常常引发混乱、污染环境,而且市场上充斥着的各种劣质香、化学香释放出大量有毒物质,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正信的佛教中,烧香到底什么含义?烧香应该怎么烧?本期狮子吼解读当下烧香乱象,破除烧香迷信,还原烧香本意,并呼吁还给佛教一个清净的寺院。

【现况】狂热的烧香族烧高香成大陆寺院独特一景(图组)

争先恐后烧头香(图片来源:资料图)

香火过后满地狼藉(图片来源:资料图)

烟雾缭绕,以为云天(图片来源:资料图)

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节奏(图片来源:资料图)

【怪相】烧高香引发的祸患烧毁古树污染环境

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庙会,一棵参天古树被活活烧死。(图片来源:中新网)

2011年3月河南省淮阳县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太昊陵庙会,世界各地的羲皇子孙云集于此祭拜朝圣。

记者在太昊陵内采访时看到,人们手中的香火、纸钱等物品迅速的在此汇聚成一座香灰山,防火成为了大问题。由于香灰山上火焰滔天,香客们无法靠近参祭拜,不少人便把手中的香火、纸钱直接扔进火山之中。一些人甚至把鞭炮也扔进火里,炸的火花四溢。

超旺的人气让香火熊熊燃烧,持续不断的火焰还把人文始祖伏羲氏陵墓前的5棵古柏树被活活烧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据了解,该树为侧柏,属于国家一至二级保护树木。

“烧香族”另一面“行贿”佛菩萨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么一种“佛教徒”,他们号称自己信佛,理由是他们每个月的那几天都会跑到寺庙里烧上一枝香,然后对佛陀说出自己的愿望(应该称之为“欲望”更贴切)。然后就回家等着理想变成现实。但是这些欲望并不经常能得到满足。

当理想没有变成现实的时候,他们就会充满抱怨和怀疑,这导致他们的信心变的摇摇欲坠:为什么我信佛这么久,我还会有这么多不顺和不快,为什么我的生意不挣钱,为什么我家里人得病,为什么我儿子早恋,为什么我没得到一个更大的有窗户的办公室。为什么很多不信佛的人却开着比我更漂亮的车?佛陀是否该为此承担责任?还有的人抱怨说,他已经信佛很多年,每个月都要去寺庙烧香,但他还是未能避免噩运的降临。他想知道为什么。

我们要知道,佛陀不是黑社会,你也不是在交保护费,佛陀并不在乎有多少人对他表示忠心,交多少保护费,他想要的是你照他说的去做,这就足够了。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佛陀说过什么,却声称自己相信佛陀,这就象是你宣称自己相信一个你毫无了解的人一样荒谬。

“烧高香”背后的新产业链

一些景区和寺院的部分香贩,采取欺诈甚至暴力强迫的手段,迫使游客购买他们的天价“高香”,严重侵害游客的权益,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后果。同时,这些所谓的高香以及名目繁多的所谓什么香,多是劣质的化学制品,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危害。有调查表明,近年来寺院的僧人身体所患的疾病,多与劣质香品污染有关;寺院以及周边空气质量,也多有化学污染;再者,一些人追求“名贵实木”香品,非名品不烧,也带来了连锁的天然林木的破环,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

【官方】中国佛教协会:大力倡议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

《关于在全国佛教界继续大力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活动的倡议书》

为认真贯彻中共十八大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传承中国佛教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佛教界在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和睦、人心和善中的积极作用,本会倡议全国佛教界和广大信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深入宣传“文明敬香•文明礼佛”的理念,贯彻落实中央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和中央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部分信众热衷于多烧香,烧头香、高香、大香,认为这样更能表达对佛、菩萨的虔诚恭敬,祈求更多福报;部分制香、售香企业和个人以及部分旅游企业和导游为牟取利益,也推波助澜。这种敬香方式不仅有害空气、污染环境,破坏文物、影响健康,而且由“香火利益链”引起的过度商业化,损害了佛教清净庄严的形象。

燃香礼佛在于通过以恭敬心、清净心点燃三支香的方式,传递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供养和皈依,感通虚空法界,得到十方三宝加持,与法界诸佛、菩萨沟通、交流。焚香之意,在于通过燃香之形,表达舍弃自我、无私奉献、普香十方之理;观想燃香,从有形至无形,从有相到无相,进而净化精神、反观内心,以至悟证色空不二之理,达到去染成净、转凡成圣的境界。

佛教提倡只要“心香一瓣”,即能普熏法界,凡有所愿,皆蒙感应。同时,据《戒德香经》记载,佛弟子阿难欲知世间最殊胜之香,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而请示佛陀。佛陀告知,如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无势、顺势的影响,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者。这说明,佛教崇尚严持戒律、广修善缘的“真香”,而不拘泥于礼佛时使用何种大小、名贵的香具。因此,倡导文明敬香,有利于体会佛教真义,祈福修身,有利于抵御过度商业化、市场化侵蚀佛教,有利于净化空气、保护健康,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寺院,营造清净庄严的道场。

礼佛方法众多,献花供果、礼拜诵经、静坐参禅、转经绕塔等等,均可培植无限福田,不必过于执着、拘泥于形式。到寺院,敬香礼佛,应以清净自心,和谐自他,学习正法,树立正信,更好奉献自我,服务社会为目的。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增长善根。

在此,我们倡议全国佛教界充分认识到文明敬香的重要性,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更加广泛地开展宣传,使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深入人心。

1、各地佛协要把文明敬香做为重要工作内容,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各地寺院,特别是全国重点寺庙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先进集体,要率先垂范,发挥面向信众、联系信众的优势,利用讲经弘法,制作宣传品等方式向信众宣讲文明敬香,有条件的寺庙还可制作醒目的标志牌、宣传栏,以信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引导。

3、佛教界可利用国家公众假期和佛教重大节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取得实效。

4、各地佛协和寺院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刊物等平台,扩大宣传影响面,形成社会风气。

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佛教协会

二〇一四年一月八日

【声音1】刘元春:要文明进香佛教界自身先带头

(作者:刘元春)

进香,本是信仰者以及游客表达虔敬之心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在于启示进香者观照自心、自视其心、自净其心,所谓根本在于“一瓣心香”。但是,近年来,进香的形式不断变异,在一些旅游景区、寺院中,出现了不少乱象,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感,也给佛教界带来了不良影响,乃至屡屡出现要让有关地方官员严令查处的新闻。

这些乱象当中,最为严重的是,一些景区和寺院的部分香贩,采取欺诈甚至暴力强迫的手段,迫使游客购买他们的天价“高香”,严重侵害游客的权益,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后果。同时,这些所谓的高香以及名目繁多的所谓什么香,多是劣质的化学制品,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危害。有调查表明,近年来寺院的僧人身体所患的疾病,多与劣质香品污染有关;寺院以及周边空气质量,也多有化学污染;再者,一些人追求“名贵实木”香品,非名品不烧,也带来了连锁的天然林木的破环,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

诸如此类,都是与佛教注重心灵品质提升、注重环境保护等理念与追求,背道而驰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不文明的进香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了宗教资源的极大浪费,加重了游客和信仰者的物质负担,加深了人们对佛教的某些误解。多年前,就有社会调查表明,只在某个名山,一年烧掉的香品,就达数十亿之多。根据我的调查了解,在一些城市的普通寺院里,每年用于香品的费用也一般都在数万到百万元。

针对这些问题,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们多年来一直提倡文明进香,不少寺院要求鲜花供佛,等等。但是,为何见效不大呢?除了一些民间民俗信仰观念的影响之外,关键在于一些“利益相关者”们的“市场化”操作,甚至“犯罪式”掌控,问题之严重,到了国家领导人提出整顿的局面。

我在想,佛教界的四众弟子们,如果首先“从我做起,文明进香”,那么,必将带动其他社会人群积极响应。为此,身处旅游景区的寺院,可以率先垂范,现在开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信徒和游客,落实文明进香。港台佛教界早有经验可循,做起来并不难。如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论对信徒还是对一般游客,都是能够很快适应的。即使对于那些靠贩香谋生的人们,也不会有太多麻烦。当然,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工程,需要佛教界与社会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运用一定的智慧,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我们看到,自上而下的旅游、宗教等管理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了。对此,佛教界更是责无旁贷。

所以,我们呼吁佛教界人士要带头文明进香,做到“文明”、“环保”、“安全”、“秩序”,为了佛教的声誉,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众生的福祉!

不久前,我在台湾“宜兰别院”看到,寺院殿堂门前都摆放着一盘鲜花,时有志工手捧着香花恭立着,礼请信徒或者游客自行请起,将这“一瓣心香”供奉在佛前,庄严而高雅。更让我意外的,当我们循声望去,噼噼啪啪的鞭炮,竟是不燃烧的电光制品,生动而环保。到了花莲的静思堂、静思精舍,更是不燃烟尘,温良的慈济志工们只是提示我们,合掌一拜,即可……

【声音2】何建明:寺院可以拍卖高香善款可作慈善事业

最近几年,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寺院的社会化转型,先后出现多家寺院拍卖大年初一烧头香的现象,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甚至有不少的批评。批评者主要是觉得,寺院应该是个清净的道场,而不应该这么商业化。赞成者认为,拍卖烧头香并不是为了寺院所得,而是拿去做慈善事业,是对慈善事业的一个促进。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而我个人基本上是支持以适应社会现实之需要用拍卖烧头香的款项来作慈善事业的。

首先,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与社会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改变,物质条件的改变之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重要的是人们的灵性生活得到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在功名利禄和物欲横流的商海与官场中感受到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导致了精神的失衡、甚至灵魂的失落,开始追寻灵性的回归,要求回到传统,于是宗教、特别是中国传统的佛教和道教便成了许多中国人追寻灵性回归的自然去处。这就必然带来到佛寺道观烧香礼拜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可是他不知道他可能已掉入科学主义与物质主义之深渊而不能自拔,或者是还处在灵性缺失的洪流之中。

其次,越来越多的烧香礼拜的人群,必然带来寺观道场的人满为患、应接不暇,尤其是到了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时期,这种现象就越来越突出,以致于不少寺观道场由于场地的容纳量有限,不能正常开展必要的宗教活动。可是,要想限制人流,不能采取强制性办法,也无法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疏导,而只能通过经济杠杆进行必要的分流,于是产生了拍卖烧头香的形式。之所以要拍卖烧头香,主要还是由于灵性回归的大潮与传统民俗习惯的交合,促使人们都尽力赶在大年初一凌晨到寺观道场烧头香,从而导致最严重的寺观接待困难。采取拍卖烧头香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部分信众不必争先恐后地赶在大年初一凌晨涌到寺观道场等待烧香礼拜,从而有效缓解道场在接待上的压力。

其三,慈善事业是宗教的社会主体性的根本要求,也是被广泛接受的现代中国佛教三大救命圈之一,以拍卖烧头香的所得来做慈善事业,既有利于寺观道场的有效管理,也体现了现代人间佛教的慈悲精神。太虚大师所开创的现代人间佛教非常重视慈善事业,他的弟子和事业主要继承者,也是现代台湾人间佛教的开创者慈航大师,就曾明确地将文化、教育和慈善三大事业看作是拯救中国佛教、建设人间佛教的三大救命圈,这一理念得到海内外中国佛教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道场以烧头香的拍卖所得贡献于慈善事业,正是寺观道场自觉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以现代形式开展慈善事业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四,烧香、礼拜、开光等等活动,虽然关涉佛教的形象,但是,这些毕竟都是佛教的形式方面,不是佛教的实质,借助这些形式来开展佛教和社会所亟需的文化、教育与慈善事业,并不违背佛法的根本,反而有利于佛法的传播、特别是正信佛法的传播,有利于引导人们对慈善等社会公益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关注。这里关健在于道场自身的动机是否纯正(即在拍卖中是否向公众作出合理合法的说明)、拍卖所得的款项是否进入合法的慈善事业机构(包括道场自己的慈善组织)。

我基本赞成寺观道场以拍卖烧头香的方式来做慈善事业,并不意味着我大力提倡佛寺道观等宗教场所和宗教界都要通过拍卖的形式来开展慈善和公益事业。事实上,近三十年来,社会对教界的看法一直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一方面,社会希望教界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作出一些积极的形式化改变,建设现代型的道场和宗教形象;可是,另一方面,社会对教界一直持有一种狭隘的保守主义态度,即希望教界应当与世俗社会保持矩离而不能为世俗社会所化。其结果就是,积极适应社会而尝试改革的,遭受批评;坚守传统、甚至表现出浓厚的复古主义和迷信主义气氛的,受到肯定。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的佛教很难与时俱进,只会越来越落后。

实际上,现代人间佛教建设最为先进的台湾佛教界,早就开展过以拍卖形式筹集文教和慈善事业款项的活动。佛光山为创办佛光大学,就曾举办过非常成功的慈善拍卖活动。大陆佛教界近年为救助失学孤残儿童及救灾等而举办过多起书画等拍卖活动,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拍卖活动,因不直接涉及寺观道场自身宗教性而被人们普遍接受,很少存有异议,而拍卖烧头香却受到不少非议。记得数年前,少林寺永信方丈参与拍卖手机号码来做慈善事业,也曾遭到许多非议。在这里,我们应该多给宗教界一些宽容,容许他们大胆探索契理契机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人间佛教之路。中国的佛教只有在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文化、教育、慈善等方面着力,不断改善生存处境和自身能力,才能逐渐地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状况,从而实现佛教文化的伟大复兴。

【知识】香的功用是什么?佛教为什么要上香?

1、香是菩萨的圣号。我们常常唱念香云盖菩萨,希望菩萨的加被,燃香是我们向菩萨表示敬意与沟通的渠道,使菩萨的福德与我们自相融,扩大心量,使自我的根本心识与山诃大地、宇宙空间融为一体。

2、香是佛菩萨的供品。佛菩萨是宇宙万物的一种自然生命体,法界有无尽的生命存在,依佛经归纳为四圣道、六凡。生命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有的视而不见。每种生命都会有其与之相应的粮食,就如人是以五谷杂粮以及空气、水为自下而上的条件一样。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是以与人类相同的食物为自下而上的条件呢?显然不是的,大圣人孔子曾说:食肉者勇,食谷者智,食气者寿,不食者不死。由此证明食气者确实存在,而寿命特长。在西游记中讲到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不死,就是喝西北风维持生命的。人在辟谷时也可以不食,只通过呼吸空气就能维持生命。由此可见空气确实含有大量的能量。现在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它为一切生命体提供能量。有的生命体的呼吸功能有着特殊的功用,能把空气中的能量转换成自己需要的养分。香气之中所含的成分就是佛菩萨所需的能量之一,因此香就成为了佛菩萨的供品。菩萨自下而上的形式很多,所需要的能量也不一样,而香也是只其供品之一。

3、消除烦恼,净化环境。我们生活在这娑婆世界,每人都有许多的烦恼:生活、工作、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家庭等等,皆不断的给人带来因扰与烦恼,难得清净片刻。人们在拜佛时按照一定的规范仪式烧香,用自己虔诚的恭敬心成佛菩萨沟通,心境就会平和下来,整个身心就会沐浴在一种庄严、圣洁、清净祥和的无量光明之中,就能消除烦恼,有益身心健康。另外,香还有消毒、清洁空气的功用,因为空气之中有许多的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诸如感冒细菌、流行病毒等,燃适当的香就能消除这类病菌,净化空气。但是如果不懂和烧香的规范,以为是越多越好,就拼命的大把地烧香,反而会把清新的空气染污,甚至引起火灾,造成无边罪过。

【礼仪】正信的佛教佛门圣地该如何上香?

一、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

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最好不吃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口污臭,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的。更何况是拜佛呢!

二、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

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礼仪,勿让小孩到佛堂内奔跑嘻戏。

三、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依左臂而行。

入寺内不踏门槛(门底下隔板),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合乎礼制。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跑跳,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四、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

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可在佛

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

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持小声,并以

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净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其因果可大矣!

五、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住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六、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合掌空心,十指并拢,朝天,不可倾斜指向佛,这样是不礼貌的。手执香拜佛: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连续三拜即可,拜时要缓慢而庄严。拜佛不一定要点香,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礼节是五体投地礼,即两肘、两膝、头顶同时伏在拜垫上,手心向上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视频专访

学诚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

寺院里为何会出现高价香?佛教界应对此如何管理和规范?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为此专访学诚法师。

调查

  • 1.您会在春节期间去寺院烧高香吗?(此问必选)
  • 2.您对市场上销售的高香质量放心吗?(此问必选)
凤凰佛教出品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杨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