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真,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编剧。著有长篇小说《鉴真东渡》,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放。
韩素真女士的长篇小说《鉴真东渡》完稿时,曾打过一个电话,要我们为这本书的出版写几句话。读完书后,想到我们曾经共同为创作《鉴真东渡》电视剧打拼过的日子,激动不已。大功终于告成了,是该说几句话。
我们与素真相识,是在2001年的夏天,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师专程来京,找我太太蒋琳,谈起想创作一部纪念鉴真大师的电视剧。能修是鉴真大师的第八十三代弟子,对鉴真感情笃深。我和太太又都是扬州人,不仅敬仰鉴真,而且与能修是多年的好友,便很快答应下来,开始筹划创作。首先是请谁写剧本。我找武警政治部电视剧制作中心陈胜利主任商量,让他推荐一位作者。他毫不犹豫地推荐韩素真,介绍说她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创作过多部质量上乘的电视剧,而且喜欢读佛教文化的书籍,对佛教颇有感悟。这个信息一下抓住了我。写鉴真大师是一个严肃的佛教历史人物题材,作者对佛教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是个重要条件。
我们坦诚地交流创作想法。我们认为,鉴真是大唐高僧,世人熟知,必须尊重历史,比较真实地再现鉴真其人。鉴真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时十二年,在双目失明之后,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使命。创作中必须以弘扬鉴真精神为主线。鉴真东渡日本,除传播佛教外,还积极介绍中国的文学、医学、雕塑、绘画及建筑等,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位作出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创作中必须始终抓住这个纽带。当然,既然是文学作品,在不损害主要人物形象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可以虚构必要的人物和情节,以反映大唐文化,烘托人物形象。
素真的创作是极其严肃认真的。为了写好剧本,她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多次到首都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也请在香港的朋友,借来大批境外出版的有关鉴真的史料和图书,供她参阅。素真身患类风湿多年,2002年3月,我太太带她和另一作者素萍去扬州采访时,见她双腿关节肿痛,行走不便,很是心疼。她却说:“虽然没写过历史剧,但是写鉴真大师是我心灵的需要。”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鉴真东渡》,按照制作中心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素真又将十二集剧本进行了大的修改,充实到十六集,并在此基础上,改写出这部长篇历史电视小说《鉴真东渡》。与剧本相比,小说中的故事更生动,人物更丰满,史料更详尽,情节更曲折,读来更吸引人。
这是一幅颂扬鉴真精神的壮丽画卷。鉴真是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的献身精神去日本的。作者以鉴真六次东渡的史实为基础,用详尽的史料,饱满的热情,忠于佛教语言的文字,集中刻画了鉴真的崇高形象,展示了鉴真为实现既定目标,坚定信仰,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鉴真弘法事业遭受的挫折,三次来自社会的阻力,包括如海的诬告,灵佑的阻挠等等;两次来自海上的风浪。紧接着第一次东渡失败以后,公元743年,他组织了规模极大的第二次东渡。一出扬子江口,就一再遭到台风的袭击,船只被毁,物资尽失,仅仅留得生命。更为惨重的是第五次失败,那一次他顺江入海,遇到特大风浪,在海上飘流了几个月,最后漂到海南岛南端的振州,辗转渡过雷州海峡,取道广西、广东、江西返回扬州。途中,日僧荣睿、弟子祥彦先后病死,鉴真本人也积劳成疾,双目失明。在这样的打击下,他并不消沉,五年之后,在他六十六岁高龄的时候毅然第六次东渡,多年愿望终于达成。今天,我们重读鉴真的这些故事,心灵不能不受到极大震撼。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也好,一个民族也好,有了鉴真这种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鉴真东渡的直接目的是弘法,而更远大的目标是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者在书中用了相当笔墨直接或间接描写了鉴真为友谊而去,为友谊而搏,为友谊而死的生动故事。其中鉴真与日僧荣睿、普照在东渡过程结下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相依为命、并肩拼搏的友谊,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集中体现。日僧玄朗落难后,被民女吴玉兰搭救并精心照料,也甚为感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和友谊源远流长,特别是两国文化交流,佛教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到了唐代,随着航海技术和人文知识的进步,为两国文化交流高潮的到来准备了条件。鉴真大师东渡日本,除了传播佛教,带去了大量大唐文化精华外,在留居日本的十年间,对于日本奈良时期光辉灿烂的天平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是日本戒法的开山祖和天台宗的先驱。鉴真在日本领导创建唐招提寺及内存的一些法物,可以代表我国盛唐建筑雕刻的最高水平,日本人民视为国宝。鉴真又是有名的药物学家,日本医药道奉为始祖。通过宗教的讲传,他和他的弟子们还大大促进了汉文学的传播。总之,通过鉴真的东渡,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门敞开了,两国人民相互间的了解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牢固建立起来了。中日友谊过去首先是由民间推动的,有着深厚的基础。今天,我们仍然寄希望于两国人民,深信有更广阔的前途。无论前进的道路有多曲折,中日友好的历史潮流谁也阻挡不了。这是历史的结论。
作者:
胥昌忠 蒋琳
编辑:
梅文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