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通讯:广东云门古寺农禅并重忙插秧(图)


来源:中新网

人参与 评论

云门寺僧侣和信众在插秧。中新网韶关4月27日电 题:广东云门古寺农禅并重忙插秧 今天清晨,在明向法师的率领下,僧侣和信众就在云门山下田间地里忙碌起来,有的在育苗田里拔秧,有的负责运送秧苗,有的负责插秧。

明向法师带领僧众在育秧田拔秧,拔好的秧苗供插秧用。 邢健 摄

明向法师带领僧众在育秧田拔秧,拔好的秧苗供插秧用。 邢健 摄

明向法师带领僧众在育秧田拔秧,拔好的秧苗供插秧用。 邢健 摄

云门寺僧侣和信众在插秧。梁永强摄

明向法师带领僧众在育秧田拔秧,拔好的秧苗供插秧用。 邢健 摄

云门寺僧侣和信众在插秧。梁永强摄

中新网韶关4月27日电 题:广东云门古寺农禅并重忙插秧

记者 邢健 李凌 吴敏平

闻名海内外的广东云门古寺方丈明向法师今天带着200多名僧侣和信众下田插秧,该寺“农禅合一”已传承千年,是中国目前仍保留此禅宗传统的两大寺庙之一。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一千多年前布袋和尚《插秧诗》如是道。

明向法师称,自古以来“农禅合一”保障了僧侣的生存所需,使法脉延续至今而不断,是禅宗的“活化石”。

今天清晨,在明向法师的率领下,僧侣和信众就在云门山下田间地里忙碌起来,有的在育苗田里拔秧,有的负责运送秧苗,有的负责插秧。至中午时分,插满良种秧苗的水田已一片绿油油。

来自广东珠海的11岁男孩吴宇亮,在明向法师手把手的教导下,将秧苗捆起,抛向田埂。他说,今日种植水稻,日后可供师父们享用,因此觉得很快乐,而且感受到种田的艰辛,更懂得珍惜粮食。正在田间耕作的云门寺知客僧海彼法师说,用心把秧苗插整齐,心就静了,而心静以后,秧苗就插得更好了。

明向法师说,古代中国,不事生产的寺院在和平时期能正常发展、传承法脉,但遭遇战乱或自然灾害时,僧侣不劳作连生存都无法保障,更别谈修行传法了,禅宗提出“农禅合一”,让僧侣们耕作,一方面保障了日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劳动修行悟禅,学会勤劳和惜福。

位于韶关乳源云门山麓下的云门寺,现有水田50亩、菜地60多亩,由寺内僧人耕作。明向法师介绍,水田一年两造,收获的水稻和蔬果,足够供应寺内三四百名僧人及居士食用半年,云门寺还划分了一块菜地,给该寺佛学院学生耕种,每个班的学僧们每周起码要下地干活半天。

佛家倡导众生平等不杀生,云门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自有高招。例如,他们会往田地里撒石灰和灶灰防虫,并用有机肥种植,这些有机肥有的是他们自己沤制的。

云门寺由六祖惠能大师下七世弟子文偃禅师于公元923年所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上世纪40年代,历经风雨战乱的古寺残破不堪。1944年,近代佛门泰斗虚云大师应广东省军政要员余汉谋等礼邀,重修云门寺。后来,他的入门弟子佛源老和尚接任云门寺方丈后,勤劳耕耘,重兴“农禅并重,以寺养寺”的佛门禅风,云门寺因此中兴,在粤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享负盛名。

明向法师回忆说,他的师傅佛源老和尚任云门寺方丈时,每当春种秋收,必定亲自下田;佛源老和尚教导弟子们要惜福,有一次他经过寺院厨房,看见一些扔掉的菜叶仍可食用,就让弟子们拾起洗净煮食。

明向法师说,在禅宗里,农耕不仅仅是劳作,更是禅修的一部分,担柴、挑水、插秧、耕田等日常生活都可以体现禅的思想。(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于发文]

标签:云门寺 农禅并重 古寺

人参与 评论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