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佛教文物到底是谁的?北京西山罕见大殿用作库房

2011年11月09日 09:35
来源:北辰网 作者:佚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无梁殿被用作仓库。(图片来源:北辰网)

记者探访 无梁殿被用作库房

站在西山林场的盘山路上下眺,香山红旗村一带鳞次栉比的楼房中间,突兀地立着一座恢弘的古建。黄绿相间的顶子,红色的山墙。这就是京城少有的无梁式结构建筑旭华之阁,殿顶为浑然一体的砖石结构。

记者两次在山林间寻觅,几经辗转才有幸接近这座神秘的无梁殿。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旭华之阁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也就是1762年。原为“宝相寺”主殿,如今寺院其他建筑已无存,仅剩此一阁。宝相寺是仿五台山殊相寺所建。当年乾隆皇帝在五台山礼佛,摹绘了殊相寺的文殊像,回京后命人刻成石碑。为珍藏此碑,修建了宝相寺。

记者看到,旭华之阁整体结构保存尚好,乾隆御笔书写的“旭华之阁”四字石刻还很清晰。只是四周墙皮已出现大面积剥落,部分墙体出现开裂,而门窗也均被改造。特别是殿门被换成了两扇现代铁门,看着很不协调。顺着门缝向殿内看,里面被分割成了四个房间,殿顶也被白色的吊顶遮盖了,已完全没有古建的样子。在被房间切割出来的通道内,放着梯子和一些金属管道。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里曾是某单位的库房,进行过整修。

在旭华之阁东侧数百米处,有一处院落,里面遍植白皮松。隔着铁栅栏可以看到一座灰色亭台,俗称“松堂”,是当年焚香寺的遗存。这里相传是乾隆皇帝到团城阅兵时的休息场所。记者在院落外找到了一块镶嵌在围墙里的标识,显示旭华之阁及松堂已于1984年被定为市文保单位。

西山首寺只剩山门。(图片来源:北辰网)

西山首寺仅剩山门

离开旭华之阁向北,沿着香山19号路上山,进入金山陵园。在半山腰的地方,可以看到灌木丛中一段一段的残墙。走到近前,记者才发现灌木中隐藏的一座寺院山门。山门外有两尊破损的石狮,其中一个石狮仅剩下半个脑袋。

山门似乎刚刚进行了修缮,大门上的红漆很鲜艳。跨过破损的院墙,只见山门后有一处标识上写着:法海寺遗址,海淀区文物暂保单位,海淀区人民政府1999年1月公布。

据资料记载,此处遗迹俗称北法海寺,与石景山的法海寺相对应。相传为元代“山中第一大寺”宏教寺的旧址。记者看到,北法海寺除了山门保存完好外,寺内的殿宇都只剩下了基座。有两块石碑矗立在遗址上,其中一块石碑上的“敬佛”二字格外醒目,为顺治皇帝的御笔。

由于北法海寺遗址的围墙存在多处缺口,登山的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到院中,草丛里丢弃了不少垃圾。顺治皇帝的御笔碑上满是墨迹,可能是一些拓片爱好者所为。

据金山陵园管理处张主任介绍,北法海寺虽与陵园同在一座山上,但却不归陵园管辖。陵园工作人员仅是义务维护文物的安全。比如发现有山友进入遗址会进行劝阻。今年五六月间,海淀区文委已经对保存较好的山门进行了修缮。据张主任了解,北法海寺早在清中晚期便已遭到破坏,并逐渐演变成今日残破的景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崔越] 标签:用作库房 旭华 法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