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资讯 > 正文
学诚大和尚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举行讲座
2009年12月14日 15:5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9年12月12日,学诚大和尚在国家图书馆的文会堂里做了一场题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的讲座。

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先生主持。这次讲座是国家图书馆 “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之一,从2001年5月第一讲以来,到今天正好是第199讲。研究院林士田谈到说,九九,在传统文化当中是一个象征的数字,代表着一种延续。

9:30,讲座正式开始。台下听众席人山人海,把文会堂挤得满满的。国图官方网站与印制的宣传单上,介绍了学诚大和尚的简历以及《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的核心内容,即是学诚大和尚经常说的,“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佛教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具有无限的潜力与广阔的前景。源自佛教信仰的慈悲、智慧、平等、宽容是佛教文化始终不变的主题,因其广泛的适用性而堪作普世的价值观念,有望促成当今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佛教文化的建设应把信仰、文化、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服务。”

主持人简单开场白之后,邀请学诚大和尚开讲。学诚大和尚说:“作为一个出家的法师,能够来到国家图书馆做讲座,就充分说明国家图书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开放、与时俱进,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今天能够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交流。国家图书馆堪称世界文化的宝库,也是中国文化的神圣殿堂,这里也收集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大量的宝贵典籍。”

学诚大和尚今天的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破题:一、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二、中国佛教文化的本土化与社会化;三、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诚大和尚讲到了佛教的智慧、平等、宽容,是一种普世的文化,并从“信仰”、“平等”和“不二”几个层面来阐述。在信仰层面,中国有一句话“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是儒释道都信奉的,这不同于印度佛教;中国八大宗派的宗派佛教,是自己组合的佛教,自成理论体系;唐朝文治武功鼎盛,外邦来朝,中国佛教内涵已与印度大大不同,包括出家人托钵、袈裟、佛教建筑、造像形态等。此外,中国佛教重视因果,印度重视解脱,中国人比较现实,重视现世生活,印度重视后世。中国佛教讲究平等的观念,不二就是消除对立。中国佛教对平等,具体有色心不二,身体与心不二;依正不二,依报与正报不二,例如自然与人平等,寺庙都盖在风景优美、名山大川之处,体现人与环境不二。还有自他平等、众生平等、男女平等、师生平等,理事平等,佛生不二,谁都离不开谁,这是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共之处。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本土化、社会化:

学诚大和尚是从现在的病症出发,引申到佛教本土化的作用,强调了佛教对于人的生命意义的重视。佛教本土化,对苦乐的认识不同于印度。印度佛教追求成佛,中国佛教先从做人开始,佛教本土化注重功德。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中,融入到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其他外来宗教还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同时学诚大和尚也谈到了历代佛教的传播的时候,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本土化最鲜明的代表。禅宗因为非常生活化,本土化非常彻底,生命力就非常强。印度是如来禅,在中国是祖师禅。如来禅是先学会三藏十二部,道理会了再修,然后觉悟;祖师禅是跟祖师学,先悟后修。禅宗简明扼要,容易普及。著名的是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清规是中国佛教制度的保障,这是印度佛教所没有的。

印度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南传佛教不注重入世事业的开展,对其发展有限制。近代他们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慢慢改进。佛教一进入中国,中国的法师进行了很多改革。改革后的中国佛教的管理,不根据戒腊管理寺庙,而是根据职位,这是很有意义的。

学诚大和尚也谈到在五四运动之后,佛教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它的文化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包括杨仁山创办了“金陵刻经处”,创办了“佛学研究会”;敬安大师成立了中国佛教总会,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的概念,更加注重人,更注重社会。太虚大师在“教理”、“教制”、“教产”方面创新,建立了“中国佛教会”。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与“中国佛教会”一字之差,意义差别很大。“中国佛教协会”与我们整个国家政策,与我们国家机器的各个齿轮更加协调,更加配套。“佛协”文革中断过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恢复工作,尤其是十七大以后,佛教做了很多工作,社会的影响很大。然后,慢慢从太虚大师提倡的佛教社会化转变到全球化过程。

三、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

最后,学诚大和尚谈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提到要建立人类社会“心”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心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关的。

学诚大和尚说,心文化要从每个人身上找原因,从心里找原因,不造成对立。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在全球化面前,佛教文化是以人、以心为本,以内心善恶为本。我们内心清净,内心和乐,内心平安,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区,从社区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也会祥和。在心文化方面,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借鉴。不同国家的佛教在精神领域的建设上,可以交流,互相合作。应该说在思想领域、精神领域,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应该会有比较大的贡献。

结尾时,学诚大和尚还谈到佛教是不违背科学的。佛教是一种内心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精神的本质。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很快就到尾声了,最后半个小时是问答时间。听众踊跃提问,学诚大和尚的回答很对机,掌声连连。由于时间的关系,张副馆长对学诚大和尚的讲座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赞叹学诚大和尚讲演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佛教文化的传统及现在的意义都做了精彩的诠释。


讲座现场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