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资讯 > 正文
昭觉寺第11代住持墓现身潼南 双室地宫全国罕见
2009年08月12日 11:18华龙网—重庆晨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清定法师] [双室地宫] [昭觉寺] [佛塔]

昭觉寺,坐落在成都市北的青龙乡,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素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昭觉寺自贞观年间建成以来,高僧辈出,清初康熙年间,由破山和尚重建。1989年由昭觉寺住持——清定法师重建了现在的大雄宝殿、圆通殿、中鼓楼及念佛堂,使之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

名词

本应位于佛塔塔基下的地宫,为什么修建在了塔基的前方?而塔基下的地宫,为什么出人意料地拥有连通的两室?一人高的地宫内,为什么除了存放骨骼碎片的木质器皿外,无一件随葬品?

随着潼南塔湾院子墓群的逐渐出土,不断出现的谜团,连日来让市文物考古所和潼南文管所的考古队员们大惑不解。

谜团

2号塔基下方的双室地宫全国罕见。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昨日,市文物考古所人士介绍,历时24天的潼南塔湾院子墓群考古发掘已全部结束。在31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共发现了包括成都昭觉寺第十一代住持墓葬在内的11座不同时期的墓葬、8座佛塔塔基(包括6座地宫)。所有墓葬和地宫都未发现被盗痕迹。

塔湾墓群遗存面积大,分布密集。如此大规模的塔基和墓葬群,在重庆地区属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很罕见。

昭觉寺法师 葬潼南家乡

塔湾院子墓群位于潼南梓潼街道办事处石碾村11社的“和尚坡”。当地因修建大佛寺景区景观大道,考古所于6月26日开始正式抢救性发掘,至上月19日结束。共发掘明墓6座、清墓3座、近代墓2座。

其中,一座立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的近代墓,引起了考古队员注意。考古队员根据黑色石碑上雕刻的墓主人生平,初步研究发现,墓主人就是成都昭觉寺第十一代方丈常明法师。这位在潼南禹庙带发修行,并最终在昭觉寺出家20年的法师,退隐后最终葬在了家乡潼南。

但从发现情况判断,墓群中的明代墓和清代墓有部分埋的并不是僧侣,而可能是信奉佛教的居士的墓葬。

《潼南县志》记载,佛教于南北朝梁武帝时传入潼南,清初“湖广填川”,县内僧侣渐增,寺庙建造尤多。民国时,县内有寺庙278座,僧侣519人,1950年尚有寺庙81座,僧侣268人。时至今日,墓群附近大佛寺仍然香火旺盛。

双室地宫 全国罕见

“在目前发现的大部分佛塔塔基下方地宫,都只有一个宫室,但塔湾院子墓群2号塔基下方的地宫,却有两个连通的宫室。”考古队员对此疑惑不解。而相邻的3号塔基,并没常见的地宫,但在距塔基北面不到20厘米处,却有一个一人高的地宫。这两种地宫在国内都属罕见。

塔湾院子墓群的塔基,可分为三种形制,仅有地宫而无佛塔的有5座,上有塔基座但未发现地宫的2座,上有塔基下有地宫的1座。

此外,考古队员还发现不少散落的石质塔构件,据此推测此处以前应是一大片佛教石塔林,用于埋葬大佛寺僧侣的骨灰。

所有地宫内 没有随葬品

“所有地宫内,除存放骨灰的木质、瓷质器皿外,没有一件随葬品。”考古队员吃惊不已,他们并未发现盗墓痕迹。“塔基至少要4个人才能合力抬起。塔基和地宫之间全由黄土夯死,找不到曾被破坏的痕迹。”

8号地宫的石台上,出土了用于存放骨骼碎片的木质塔形葬具,它已破损散落在石台周围,碎片上镶嵌着金箔和金粉。“这显示主人身份的不一般。我们现在的技术,完全能将这座精美的木塔复原,再现它当初的精致工艺。”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