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两岸 > 正文
佛教在港台:尘凡无俗累 清雅有佛缘 我眼中的台湾比丘尼
2009年06月12日 09:40《中国宗教》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两岸] [台湾佛教] [佛教教育] [比丘尼]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光尼众院建立起的佛教图书馆是目前华文图书馆中佛教典籍最为丰富、查阅最为方便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她们自制各种电子数据库、光盘,发行图书馆电子报,以最快的速度将各种有关图书馆主题的内容传递给订户。她们抱持“资源共享”的理念,主动向教界提供佛教图书馆的经营知识,召集各个寺院及佛教图书馆修订新的《佛教图书分类表》,为佛学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诸多方便。

几位尼师中,依空法师是最为年轻的一位。她继承师父星云法师的风格,擅长以深入浅出的佛教故事启迪信众,将佛理融入现实生活,又担任《普门》、《人间福报》等刊物的主编,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和台湾与西方世界的佛教文化交流,在推广佛学教育和佛教文化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

可以说,这些学者型比丘尼们为台湾尼众队伍的崛起和成长发挥了积极的表率作用。她们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进行佛学研究,而且积极推广僧伽教育,带动广大尼众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佛学方面的学识和修养。同时,她们推动了台湾佛教文化的研究,为普及佛教文化的传播和佛教典籍的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面对21世纪的今日,佛教走向人间,佛法与生活密不可分,这些学术型的比丘尼在这方面的努力同样是令人瞩目的。恒清法师将生态伦理学这一现代西方的新思想与佛教这一古老的东方思想会通后进行思考,揭示佛教“一切众生(包括无情之草木)皆可成佛”的平等思想和尊重生命的思想对建立生态哲学的启示;将禅宗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哲学家杜威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比较,突显二者的共同点和相异之处。慧严法师通过研究整理《无量寿经》中的人间性思想,主张发扬其中众生平等、身心健康、环境优美净洁、良好的教育等理想,建立人间净土,净化社会,升华心灵。还有如学法师的门徒清如法师、悟因法师的门徒自乃法师等人,将西方心理治疗理论与佛教心性修炼方法和解脱论相结合,开展佛教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帮助民众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和各种心理问题,为探索适合中国人特点的现代心理治疗模式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时的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爱心,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将深奥的佛理深入浅出地阐发出来,以佛教中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心理保健、心理治疗智慧,教化大众,抚慰人心。

何以台湾此时佛教女性可以突破前人的格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细心探讨的问题,而台湾佛教史专家江灿腾先生将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水平的提升,二是社会价值观的开放,三是尼师们经济自主能力的提高。

但笔者认为其中还得益于僧团内一些有远见的前辈比丘的教育、培养和提携。例如,早期台湾佛教的重要人物觉力禅师早在1925年就为女众传戒,设有“女众研究院”,专门培植女众弟子,为台湾尼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印顺法师也于1957年成立女众佛学院,指导尼众修学佛法,针对尼众的特点而制订长期的教育计划,星云法师亦努力帮助比丘尼提高道德人格和文化素质,让比丘尼参与广泛的社会文教事业。这些举措对于推动台湾比丘尼的成长,发挥她们的积极性具有特殊的作用。追溯台湾比丘尼成长和崛起的事实,探讨其中的原因,对大陆佛教界女众的成长不无启示。

在与她们相处的过程中,笔者感到,她们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向人们讲述佛法。从她们身上,人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那种“涤净尘凡无俗累”的佛门清雅。

« 前一页12后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吕锡琛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