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两岸 > 正文
佛教在亚欧:韩国佛教与中国天台宗有深厚渊源
2009年03月30日 10:13《世界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两岸] [国清寺] [智者大师] [韩国佛教] [天台宗]

很早以来,位于东亚的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人民即被一条“黄金纽带”联系在一起,它就是汉传佛教,其中中国佛教的天台宗即是这“黄金纽带”上的重要一环。在这里,笔者拟简要介绍一下韩国佛教与中国天台宗交往的历史,以纪念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智者大师圆寂1400周年。


天台宗祖庭国清寺

韩国佛教是在公元四世纪从中国传入的。当时朝鲜半岛分为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公元372年,中国姚秦苻坚派遣使节以及沙门顺道法师赠送佛像和佛经给高句丽;公元384年,印度沙门摩罗难陀自中国东晋赴百济传教;此后不久,新罗则从高句丽接受了佛教。

海东最早接触天台思想的是新罗人玄光法师。他于南朝的陈朝时(557—589)到南岳衡山随天台二祖慧思学法,与智一道成为南岳门下28位高足之一。慧思依据《法华经·安乐行品》向他传授了修证“法华三昧”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勤修习,他终于证得法华三昧。得到慧思的印可之后,玄光遵嘱回到新罗,于熊州翁山建立寺院,传授修证法华三昧的方法,一时门下弟子甚众。

此后有高句丽的般若法师也于南朝陈时来华,先在金陵听讲佛法。公元589年隋灭陈,般若离开金陵游方参学。公元596年入天台山师事智者大师,求授佛法,有所证悟。后隐居天台山华顶峰修头陀行16年。公元613年下山至国清寺,不久即圆寂。

隋代有新罗僧人缘光法师入华礼智者大师为师,精勤研修《法华经》,颇有感悟。他于智者大师入寂后不久即回国,并主讲天台宗的根本经典《法华经》,广弘法华教义。传说他每日读诵《法华经》不辍,80岁入寂荼毗时,舌头竟完好如初。

到唐代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时,新罗的法融法师带领弟子理应及纯英入华,在玄朗大师门下参学,从而与唐朝天台宗的中兴祖师荆溪湛然尊者为同门。以后他们三人回国弘扬了天台教观。

唐代末年,由于“会昌法难”,天台宗的经典章疏大量毁失,以至到了灭绝的边缘。五代的吴越王钱弘心仪佛教,在天台宗名僧义寂的建议下特派使者至朝鲜、日本访求已经散佚的天台教典。公元961年,高丽国王遣僧谛观入华,他将若干论疏和著述送至螺溪义寂尊者处,并留在义寂身边研习,十年后(约969)示寂于天台山,著有著名的《天台四教仪》传世。谛观的携天台教典入华,对于天台宗在宋代的复兴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五代时期,高丽的义通尊者于晋天福(936—947)末年入华,先从德韶国师受法,后投义寂门下修习一心三观,弘传佛道,历时二十年,声名远播。义通曾想将其所学传回故国,后因四明郡守钱惟治等盛情挽留,东归未果。开宝元年(968)他应弟子之请住四明传教院传法,于端拱元年(988)入寂于此,被后世尊为天台第十六祖,其高足四明知礼(天台第十七祖)与慈云遵式同为宋初中兴天台宗的一代高僧。

五代至宋初,海东僧人来华习天台教观者甚多,以至悟空法师在天台国清寺前专门建有新罗园,收留入华参学的新罗沙门。

宋代,随着天台教义在高丽的传播,至高丽的大觉国师义天时始创立天台宗。义天是高丽文宗王的第四王子,11岁出家,精研内外经典。公元1085年,28岁的义天法师带着弟子入宋,在宋哲宗礼遇下,遍参当时中国各宗名德五十余人,论议法要。曾从杭州天竺寺慈辩从谏尊者研习天台教观,巡礼天台山智者大师塔,发愿“承禀教观,他日还乡,尽命传扬”。他在华十四个月,广收各宗派的章疏,回国时带去经书一千卷,受到高丽宣宗王及太后的热烈欢迎。他大力弘扬天台教观,宗风大振。义天圆寂时虽仅47岁,但弟子近千人,有名者多达160人。他不仅对天台宗,而且对整个韩国的佛教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宋末,圆妙了世国师在全罗南道江津万德寺建立天台白莲结社,促成高丽末期佛教一度中兴。

海东佛教包括天台宗在高丽王朝统治的471年中达到鼎盛。而在朝鲜李氏王朝的抑佛政策下,天台宗被并入禅宗。此后天台宗被泛佛教的浪潮吸收,仅在民间深层中绵延不绝。值得称述者仅有雪琴居士梅月堂金时习(1435—1493),研究天台宗,著述有《莲经别赞》;月窗居士金大铉(1855)撰写《禅学入门》,论述天台止观即天台禅的实践。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大光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