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佛教之根本原理
对于佛教,向来讨论者多矣,或云是哲学,或云是宗教,或云非宗教非哲学,言之各有其理,实则皆非圆满之说,盖佛教是包括宗教哲学者也。佛教既是宗教亦是哲学,究与各宗教哲学有以异乎,无以异耶?曰:异。盖其余宗教无不于人世外另立一渺渺之神,若上帝、梵天等,令人可思而不可及,此为诸宗教所共也。佛教则不然,佛教之所言佛者,非于人世外另有所谓佛,而即在吾人之世界可求而得之也。所谓佛者;本属梵语佛陀,此方译为觉者,即觉悟人生宇宙之真理而得其解决苦痛之方法,并且能够与一切人同觉悟而解决之,如是即曰佛。由是以观,佛之所以为佛者。非可思而不可及,而实一切人皆可为佛者也。其余宗教唯知俯首乞怜以向他求(上帝等)佛教则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而求自己得为圆满觉悟之佛陀,即此点与余宗教不可同日语矣!故佛教不同余宗教。至佛教中心哲学,已为世界公认为甚深哲理,不待赘言。然于一般哲学者,一是推论,一是实证;若能稍涉佛经藩篱者,不待言而自知。故佛教根本原理无他,即在求其究竟圆满觉悟人生宇宙之根本,既觉悟后,复晓之而宣畅之,是谓佛教。
二、佛教普及之范围
佛教发源于印度,渐而播向于世界,水湿火燥,是所当然。然在现在普及之范围观之,亚、欧、美三洲,佛教均有蒸蒸日上方兴未艾之观,而澳、非二洲则尚未闻有佛教之传入也。余此次游亚、欧、美、非,而澳洲则未涉足共间,或已有佛教之传入未可知也。盖今世界文化昌胜之区,亦唯推亚欧美而澳非二洲不及也。虽亦曾有埃及之古代文化,久已消弭殆尽,现已不足道矣。以文化蔽塞,佛教之传播亦无由而入,故佛教普及之范围最显然而易见者,唯亚欧美之三洲耳。
三、亚洲佛教古代之概况
佛教之发源于印度,盖非偶然。当时诸外道之歧见纷纭,目睹社会之阶级制度而心戚不安,遂振臂起而改革者,即生于二千五百余年前印度释迦牟尼佛也。盖印度当时系一割据之国体,而释迦族亦诸国中之一小国也。印度之人民分为四级,一婆罗门族,二刹帝利族,三吠舍族,四首陀族,前二皆属贵族,其生活之愉快,固不待言;而后二族,尤其是首陀族(佃者),其被卑视压迫之苦,不堪设想。释迦原系刹帝利族(贵族),睹斯不欲睹之情形,遂慨然舍王位而思设法以革除之,由斯遍访诸师,结果皆不满所求。乃凭自己之思量,而获最深之觉悟,是名曰佛。以所得之觉悟,同时而影响得一般风附云从者,佛教之团体由斯成立。
佛灭后一二百年顷,有统一印度之阿育王出世,并征服四方,西至波斯、东至新疆、南至锡兰、缅甸,北至今俄领之地。既有威振四方之势力,兼为佛教之诚笃信仰者,于是以势力之所及地,选优秀人才,四方传播,并立舍利塔以纪念之。时当中国秦始皇时代,彼时有室利房者来华传教,因禁制未行。继之佛教在印度传千余年,此期间以印度为中心,已成为亚洲之佛教矣。其后印度佛教优秀人才播教于四方,兼婆罗门教复活,于是佛教衰落;继为回教侵入,佛教遂亡。白人入而印度再亡。向来不明印度史者,谓印度之亡于佛教,实则先不信佛教而后致印度于亡也。
作者:
太虚大师
编辑:
李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