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寺院投资医院当是“普渡众生”的社会幸甚

2012年08月27日 09:57
来源:齐鲁网 作者:堂吉伟德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日前,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表示,深圳当地寺院弘法寺拥有巨大资金,最应该回馈深圳市民和社会,最佳的形式是由弘法寺出资成立基金会,建设一座大型三甲医院,不以赢利为目的。对此,深圳弘法寺在其微博上回应称,如有人牵头此事,弘法寺愿意支持。(8月23日《新快报》)

佛法以普渡众生为本,因而才有了“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不过,除了心灵的慰藉,以及信仰的培植,那么“普渡众生”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呢?在战乱时代,寺庙既是安身求保之地,也是解决饥荒的好去处。因为僧人们即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救人于水火,即或寺毁人亡也义无反顾,正是因为如此,佛教才为人敬仰而长盛不衰。

不过今非昔比,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我们看到,佛教寺院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但功能却在不断弱化,特别一些地方搞的“外包模式”,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使寺院成了一个敛财之地,佛门净地的神圣感在不断降低,铜臭气却越来越重,一些佛教从业者素质也广为人诟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寺院的利己主义抬头,社会责任却在不断降低。很多寺院通过各种市场化运作,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没有回馈和回报社会信众,而是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只有索取,没有回报,很显然这不符合佛法的宗旨,也不利于其形象的提升。自然,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要求来看,寺院投资医院更是践行这一宏旨的最佳方式。一者,医院本是救死扶伤之地,侧重的是疾病的救治,保障的是身体的健康,切合普渡众生的要义,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二者,寺院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抛功利思维,构内心和谐之处,注重的是外兼修,可谓精神世界的“医院”。两者结合,则实现了身心的结合与效融。这是一种慈善的传递,也是一种道德的延伸。

事实上,教会办医院早是历史佳话。时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前身齐鲁医院,为近百前年,美、英、加拿大三国的基督教会联办,为近代中国四大教会医院之一,可谓声名显赫。其体现出来的无私与公益,在今天看来依然显得难能可贵。虽然在当时,其间有着某种功利的目的,甚至包含一定的政治因素,但其运作模式,以及对于解决底层人群的困难问题,还是相当值得肯定和效仿。在寺院越来越自闭化、萎缩化和功利化的语境下,投资办医院不仅是一种模式的复制,更是一种内涵的提升。

当然,寺院投资医院只是慈善实体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方式,但不是也不应成为唯一模式,比如还可以办教育。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基于自身角色定位,以及社会责任的自我觉醒,让人看到了自我提升和外部延伸的希望所在。如此,社会幸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赵华] 标签:寺院 投资医院 普渡众生 社会幸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