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舍利崇拜的实际意义及舍利研究应避免的误区
2009年12月21日 18:1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编者按:作者汪海波现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舍利文化学者、宗教事务工作者,本文作者通过对舍利成因的世俗分析,舍利崇拜的实际意义提出自己的佛教观点,诠释出舍利研究应避免的五个误区。

“舍利崇拜热”是近年来佛教界、学术界和社会上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舍利研讨已成为新的课题,正在不断升温,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佛教信仰问题,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引导,追根溯源,探究本末。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多年来,舍利不断被大量发现,而且每一次发现都引发“世人震惊”,这与我们崇尚“科学精神”的时代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事实上,舍利引发的“强大震憾力”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物质文明迅速提高的今天,人们有意识地维修、发掘、保护佛塔过程中,在与传统文化碰撞时暴露出的精神世界的空洞。舍利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全面深入认识佛教和舍利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舍利的一般说法

“舍利”是梵语音译。《佛学大辞典》:舍利,佛之骨也,是依戒定慧之熏修所成者。真身佛舍利特指释迦牟尼佛荼毗后的舍利,有“焚之不毁、击之不碎”之特性。《秘藏记》上说:天竺呼“米粒”为“舍利”,佛舍利似米粒,是故称舍利。《法苑珠林》记,舍利一般有三种颜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血肉舍利。高僧焚身后时有遗骨如珠,光莹坚固,亦称“舍利”。狭义的舍利指佛陀火化后的遗骨,广义的舍利泛指佛陀和高僧的遗物和感得物,如佛钵、佛发、佛爪、佛影迹及感生珠状物、影代物等,也包括佛的说法--佛经。

舍利的重要发现

佛教史上,舍利崇拜热潮出现在很多时期,著名的事件有:

“八王分舍利”、“阿育王分舍利”、“康僧会感得舍利”、“隋文帝分发舍利”、“唐皇迎请佛骨”、“宋帝佛牙赞”等等。

1898年,法国考古学家佩普(W·C·Peppe)在迦毗罗卫城[位于印度和尼泊尔边境附近的毕波罗瓦(Piprawa)]遗址,在一个直径约35米崩毁的砖佛塔中,发现了五个装有骨灰的滑石质地的舍利容器。其中一个容器上,用古老的菠罗密文字刻着:“这是释迦族佛陀世尊的舍利容器,乃是有名的释迦族兄弟与其姊妹、其妻子等共同奉祀之处。”

在佛陀入灭火化后,释迦族人也分得了八分之一的佛舍利,然后在这里建塔供奉。这个发现很快震惊了世界,不但肯定了乔达摩·悉达多及其弟子等的真实存在,同时开启了西方学术界对东方文明的深入探索研究。由此可证实其中的佛骨是佛荼毗后,八王分舍利中的一份,也就是佛经记载“迦毗罗卫国诸释种民众得舍利分已,归其国起塔庙供养”中的那一部分。毕波罗瓦当时在英属印度境内,离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园西南五里余。发掘者将全部发掘物捐赠英国政府。英政府依其所愿,将其中的三分之一赠印度的博物馆,另三分之一收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最后三分之一交给发掘者保存。由于诸多因缘,佛舍利现分布在泰国、斯里兰卡、缅甸及日本等国供奉。基于这一事件,舍利为崇尚科学的西方学者普遍关注,舍利崇拜从此有了所谓科学的依据。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汪海波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