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浅析佛教的世间忠孝观
2009年10月19日 09:27佛学天地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观点] [佛教] [忠孝] [孝道]

医疗救济:佛教做了许多施药医疗、慈善救济的事业,譬如施棺、施粥、养老、育幼等善行,佛教徒都能够施舍捐助,并且成绩斐然。在佛光山,我们设有佛光施诊医疗队,每星期有五天到偏远的地方巡回义诊,为贫病的人义务施诊,我们的信念是把医疗送到偏远的地方,让有钱的人出钱给贫困者治病。自从施诊以来,现在每天至少有三百多人接受我们的医疗。传闻北港妈祖庙要兴建一所大医院,我们相信今后对于北港地区的病患一定能够提供最大的服务与贡献。  

财务运转:佛教对于财务的运转,有其独到的智慧。譬如今日的当铺,是佛教最初施行的。佛教寺院当初之所以设立当铺,是为了纾解贫困的民众在经济上的周转困难,但是发展至今日,现在的当铺却变成放高利贷,变相诈财的帮凶,扭曲了佛教最初的善意。另外推磨米麦的磨坊,是佛教为了服务社会而最早创设的,以花生黄豆榨出油汁,也是寺院首先发明的,佛教惜福培福,善用财物的用心可见一斑。  

科技文学:科学家们发现了原子、电子、中子,使科学文明迈向愈来愈精密的时代。事实上,佛教早已有微尘、极微的思想。佛教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极微,既然名为极微,就是无法以肉眼观之,极为微细之单位,比电子、中子还要微小。现在电视媒介透过人造卫星的收视转播,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国际动态,听到地球那一方的声音。佛经上说佛陀以广长舌说法,法音遍满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科技愈发达,愈能证明佛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及佛教广大的宇宙观,提供科学家们辽阔翱翔的思考天空。  

在文学方面,举凡小说、戏剧、音乐、国音字母等等,都受到佛教巨大的影响,譬如《西游记》、《红楼梦》、《老残游记》,这些不朽的古典名作,都充满浓厚的佛教思想,甚至现在的拳术、剑术、花道、茶道,都寓含着佛教的精神。佛法丰富了文学的生命内容,也提升了文化生活的层次。  

佛教从以上十方面来对国家社会尽忠,那么佛教又如何对父母众生尽孝呢?佛教认为孝可分为三种层次:一般的甘旨奉养父母,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途展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佛教认为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面三点:  

一、孝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孝顺父母应该长期不断,源源不绝的奉养无缺,而不是凭一时情绪的喜恶,偶而给予饮食供养。譬如有人说几年前我曾经买过两罐奶粉孝养父母,不是也尽到孝道了吗?几年前的几罐奶粉供养,如何报答父母的劬劳恩泽?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献出一切,最起码我们也应该同等付出回报,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侍奉汤药。  

二、孝必须有实质的,而不是表面的  

孝顺父母要实际上解决父母的需要,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痛有所倚靠,百年丧葬没有后虑。给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乐,而不是沽名钓誉,表面功夫,做给世人观看的样版故事。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尽的众生。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更要泽被广大的众生父母,全心全力解决一切有情的烦恼,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末罗王经》上说:“谓受父母身体哺乳育养之恩,或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以充满天地,乃至二十八天,那么众多的珍宝奇玩来施舍他人,其中的功德都不如供养父母箪瓢之食的功德来得大,供养父母功德之殊胜,由此可以明了。从佛经上对孝道的赞歌、强调,可以确定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重视,只是佛教的孝顺观有别于儒家的生养死葬,而是注重现生的、更注重来世的。  

《梵网经》上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为,更是对有情众生的孝顺。因此,孝的意义并不限于对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当然爱由亲始,对于父母的孝顺是人子最基本的伦常纲纪。《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生逢诸佛涅槃的末法时代,要将父母当作佛陀一般来侍奉尊重,因为父母的生养,我们才能得以保有人身,进而去追求佛陀所诲谕的慧命,人身具足,慧命成就,才能圆满菩提,证得佛道,因此要侍父母如佛陀,进而事一切众生如如来。  

肆.佛教对忠孝的贡献  

佛教对于忠孝有什么贡献?佛弟子对尽忠尽孝的伦常有什么具体的成就?当今的西藏政教领袖达赖喇嘛,许多年前领导全西藏的同胞起而反抗强权的侵略,掀起举世震惊的抗暴运动,这就是对国家尽忠。对日抗战期间,太虚大师为了疏通滇缅铁路,使我们抗战的资源能够经过这条铁道源源而来,不惧危险,领导佛教访问团到缅甸、泰国等国家去访问,宣扬我国的精神,终于赢得国际友邦的支援,解除了困局,这就是对国家尽忠。以前乐观老法师在抗战期间号召出家人组成僧侣救护队,出入枪林弹雨之中,为受伤的军民疗伤服务,这也是出家人为国尽忠的表现。  

不只近代的佛弟子为了救护国家奋不顾身,古代的沙门释子为了国家的安危也不落人后。宋朝遭遇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康王在江南即位,礼聘法道禅师参与军机大事,筹募军粮,对于日后南宋江山的保安稳定,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唐安禄山之乱,经济凋弊,幸赖出家人贩卖度牒来资助军需,才得以平定叛军,这是佛教在灾难乱世对国家的效忠事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