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儒道佛和谐共生的文化路径
2009年05月25日 09:45《中国宗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观点] [王儒童] [和谐共生] [儒释道]

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传,不但从未中断消亡,反而历久弥新,其中最为关键者,就是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融合。这种积极的影响和融合,不仅表现在正面的相辅相成,更表现在相互的冲突与碰撞。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品德,使得由各种文化间之差异性而引发的思想冲突与碰撞,没有进一步恶性发展到你死我活的斗争,反而转化成一种类似于“不打不相识”的共生发展,呈现出中华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中国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自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就是一个注重德化和内在修养的国度。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社会极度动荡,战乱频仍,但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游学宣讲,异彩纷呈。这其中就孕育出了影响中华后世最为深远的两家学说,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这一时期,佛教也在古印度产生并创立,但还未传入中国。

在司马迁《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为重要的思想家的一次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会晤”。在上述记载中,极度推崇周礼,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孔子,专程去向老子求教“问礼”。且在孔子拜访完老子之后,面对自己的弟子,高度评价老子,并誉之为“龙”。这是中国有史以来,道家与儒家最为直接的一次交流,当事双方又是两家学说的开创者,其中之深意不言而喻。姑且搁置其思想价值,仅就史实本身而言,就为后世确立了“和而不争”、“求同存异”的典范。

随着秦朝“大一统”格局的确立,由于“焚书坑儒”似乎使各种思想文化进入了短暂的休眠期,但此时文字的统一,又为后世思想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西汉政权建立后,由于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学说正式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成为后世历朝历代统治者最为推崇的国家意识形态。就在这样一种“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大环境下,佛教在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了中国。

随着170卷《太平经》的完成,标志着道教正式在东汉初创。其与同样成书于东汉时期的魏伯阳之《周易参同契》、张道陵之《老子想尔注》,一同构建了道教早期信仰体系。而到东汉末年出现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成为道教有正式实体活动的开始。东汉时期,佛教处于初传阶段,虽然早在汉明帝时期,中印度之摄摩腾与竺法兰已来至洛阳,并相继译出《四十二章经》、《十地断结经》等佛教经典。但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仍然承受着来自儒、道二家的排斥。当时的佛教信仰者,也大都以道教信仰模式来信仰佛教,视佛陀为长生不老、神通广大之神,视西域沙门为巫祝。直至东汉末年《牟子理惑论》的出现,才从理论上慢慢扭转了佛教这一被动局面。牟融在《理惑论》中指出佛教思想不但不与儒、道二家相对立,反而有互补互促、相辅相成之效。

佛教毕竟是产生于印度的一种学说和思想,它与在中国本土产生的儒、道思想,不论从语言,还是文化背景,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佛教初传时期,为了能够让中国信众更好地了解佛教教义,不得不在佛经翻译及阐释时,引用大量儒、道二家的语汇及思想要义。这在后来的佛教义学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形成了所谓的“格义佛教”。

【资讯头条】:罗汉娃小轩轩重回罗汉寺 感恩佛门慈悲

【两岸】:慈济志工针线缝出素心粽 送关怀与祝福

【禅茶一味】:赵朴老:以苦茗送乾酪 体悟惮味欣欣 

【深入经藏】: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朝圣】:“马祖道场”发源地:宝峰寺 

【佛艺】:五台山的“北方佛事”

【一日禅】:随缘不是消极等待 而是平常之心看待

【心灵物语】:一条罗马水渠给世人的启示

【众生】:王祖贤隐居念佛 齐秦担心出家

【书店】:解密中华传统仙学中的养生之道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儒童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