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近10多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障碍”(抑郁症类)、“物质使用障碍”(酗酒等)、“焦虑障碍”。
中国之现代化似乎正在“复制”西方国家的道路:经济的飞速增长同时给自然环境及人的精神带来巨大的伤害。欧美国家自有其应对之策,例如在美国,平均几百人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3/4的人接受过心理咨询。总的来看,这套“洋玩意儿”并不容易为国人接受,因为其形式、实质跟传统基督教“告解(Confession)”制度有莫大关系。过去,教徒在“告解室”内向神甫告明自己所犯罪过,神甫运用神权加以赦免,教徒卸掉心理负担与罪恶感,这便是很好的心理治疗。现在心理咨询中,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取代了神甫的位置。人家有近千年传统,中国人短时间内哪能吃得消这种东西?想要排遣抑郁、消除心理负担,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还得在自己本土文化中找寻“灵丹妙药”才行。佛教可谓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心理科学”,其中一些调养心理的方法,如今仍旧值得人们借鉴。
止欲知足。此为佛教根本教法。《四十二章经》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这句话说出了人患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挫折,莫不从“爱欲”而来,“爱欲”愈重,则烦恼愈炽,心灵受伤害可能性愈大。学会约束、降低自己的欲望,培养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情,则自然不易患有精神类疾病。
冷静观照。“观照”是佛教修行根本方法,即“以智慧而照见事理也”。佛教对人之一生有一种系统阐述,认为人生本苦,苦之原因在于“集”——内心的贪瞋痴等烦恼,所谓“四圣谛”是也。以此谛理观察人生,能够帮助人们建立一种“整体生命观”,养成冷静、客观的人生态度,避免限于经验的“碎片化”。佛教之“观照”另有“用心光向心中看”之义,这样就能使人对自己心理发生的一切产生一种“隔离”感,而不为情绪、情感所左右。这样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自然不会产生过多的心理负面因素。
精神庇护。此为信仰者享有的“专利”。佛教中的“圣者”“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信仰者在生活中遇到了烦心事儿,烧香祷告、诉说一番,烦恼即可消除一大半,面对困难,起码心中有希望、有主心骨。佛教“圣者”的“庇护”,如同一把撑开的大伞,可以给信仰者的心灵“遮风挡雨”。
意义支撑。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宗教有一个主要的实用性目的:赋予一个人生活以意义。现代人的生存根基是一种“无意义感”和“荒谬感”。人必须为生存找寻到一种意义上的支撑,才能有动力活下去,才能从容面对发生在他四周的痛苦、无聊、孤独、枯燥甚至死亡。现代社会对此种“意义缺失”采取的是一种“乐以忘忧”的“补偿方法”,电子传媒塑造出来的种种“娱乐”、“偶像”,让人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一类容易引发最深刻焦虑的问题。这样一种“鸵鸟式”的做法,蕴藏了爆发心理危机、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佛教世界观中有着极其深刻而丰富的人生目的与意义的讨论,可以帮助人们对其生存处境、终极意义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价值超越。德国哲学家雅士培(Jaspers)在《危机时代的哲学》中认为:“今天的人们似乎已经放弃所有的内在性,因为在他们看来,似乎没有一件东西是有价值的,他们生活在一个使人狂乱的世俗观念中,在盲目的冲动中,为原始的、非理性的、狂暴但又很快消失的情绪驱使着,蹒跚地走过一个偶然世界。”内在价值虚无造成的后果便是:越来越多的人听从外在感官刺激的命令,将物质占有、欲望满足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这样的一种“价值观”最容易使个人遭受挫折而引发心理危机。佛教哲学则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享受与满足,而在于获取真实智慧,真正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消除自我的无明偏执以至达到无我的境界,舍去自我烦恼而身心清净,同时,只有不断使自己充实与提高,内心不断净化,停止烦恼污染,才能得到心灵真正的安宁。这是一种由“世俗”到“出世”价值观上的转换与超越。相比较而言,佛教价值观无疑是更为智慧而深刻的,能够使人心灵充实、安宁,自然不容易累积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
佛教是当代中国留存不多的古老文化传统之一,在这样一个容易使人陷入“心灵危机”的信息时代,是能够提供诸多心理疗养资源的。以“佛”疗心,借鉴佛教智慧,参悟人生之意义与价值,相信可以帮助现代人突破、消除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而生活得更为幸福、美好。
相关链接:
作者:
千岩
编辑:
李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