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寺沟的神秘岩穴

2012年08月17日 08:56
来源:《佛祖真容—中国石窟寺探秘》 作者:常青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炳灵寺石窟大寺沟口(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在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有一处远近闻名的大寺沟,沟口的那两根亭亭玉立的石柱高峰,就是著名的姐妹峰,它们仿佛是一对相依相存的姐妹,热情地迎接着前来这里的中外游客。大寺沟周围的群山诸峰,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层楼,有的如被刀劈一般,真是千姿百态,别具一格,在刘家峡湖水的映衬下,恰似北方的桂林风光。但是真正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大寺沟内神秘岩穴中的佛教艺术。

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记载了一些大寺沟的情况:相传,居住在周围的人们常常看见一些神人在这里活动,以为他们都是神鬼。其实这不过是些前来修行的出家人。由于当地的羌族人把鬼称作“唐述”,因此,这里就被称作“唐述山”,而岩间出家人活动的洞穴就被叫作“唐述窟”了。到了明清时代,大寺沟里主要是一些藏传佛教的喇嘛们在修行和制作他们的艺术品,他们把这里称作“炳灵”,藏语的意思就是“十万佛”,于是大寺沟里的佛教艺术又有了一个延用至今的名称——炳灵寺石窟了。

俯瞰大寺沟(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在大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多米的峭壁上,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洞窟和佛龛共183所,内有彩塑像和石雕像770余尊,壁画约900平方米,上自西秦,下迄元明,都有雕凿或重修等佛教活动。

到了清朝末年以后,炳灵寺石窟就逐渐湮没、不被世人所知了。直到1951年,这处古老的佛教艺术群体才重新被人们所发现。位于炳灵寺窟群北端的第169窟,是一所巨大的自然溶洞,相传就是郦道元书中所指的唐述窟。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首次凭借着最原始的攀登工具进入这所古老而神秘的洞窟,发现了众多的佛教彩塑和壁画作品。北壁的第6龛内塑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还绘有释迦牟尼佛、药王佛、弥勒菩萨、十方佛和男女供养人列像。就在这所龛的左上方崖面上,有一方高46厘米、宽87厘米的墨书发愿文,最末一行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的字样。建弘,是十六国时期西秦国王乞伏炽磐的年号,建弘元年也就是公元420年。这是一项重要的发现,因为时值今日,第6龛的这方发愿文,是中国石窟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题记,它为我们研究中国早期石窟的发展,和判定十六国末期石窟艺术的年代,提供了重要的标尺。除了第6龛外,第169窟第8龛的三身立佛像、第9龛的双立佛像,以及位于它们南侧的大面积的壁画,也都是西秦国时期的作品。当时西秦国的首都枹罕,就是今天的甘肃临夏,历史上记载东来西往的佛教僧侣有很多曾经在这个国家传播佛法。炳灵寺石窟的第1窟立佛像和第172窟崖面上的坐佛与二立菩萨像,还有野鸡沟一所洞窟中的千佛壁画,也是制作在西秦国时期。这些西秦国佛教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并不直接在崖间开凿洞窟,而是充分利用天然的溶洞稍加修整,再依靠洞中的岩体来塑像、绘壁画。看来,炳灵寺石窟在创始的时候,就已经被西秦的佛教界当作一处佛教活动的重要区域了。

炳灵寺石窟大佛(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到了北魏晚期,炳灵寺的凿窟活动主要转移到了崖面的下方,保存至今的窟龛共有33处。其中的8所洞窟大部分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低穹窿形的窟顶,在窟内的正壁和左右壁下部凿有倒凹字形的低坛,在坛上雕出了供奉的佛、菩萨等偶像。第126、128、132窟是左右毗邻、形制相近的一组洞窟,它们的正壁主尊都是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并坐像,在左右壁分别雕出佛与二菩萨,或者是交脚坐的弥勒菩萨与二菩萨像。根据《妙法莲华经》中的《见宝塔品》记载:在过去的东方世界里,有一位多宝佛,在他还作菩萨的时候,曾经立下了一个誓愿,等到他成佛并涅槃以后,如果有佛正在讲说《法华经》,那么供养他的佛塔将会涌现在这位佛祖的面前,去聆听他讲解这部经典。释迦牟尼成佛以后,有一天他正在给弟子们讲说《法华经》,忽然在释迦面前涌出了一座七宝塔。释迦用手打开了塔门,果然看见那位多宝佛正端坐在狮子座上。最后,多宝佛在宝塔中把宝座的一半让给了释迦牟尼,于是释迦也进入了这座七宝塔中,与多宝佛并排坐在了狮子座上。释迦与多宝佛并坐像,是北魏时期流行全国的雕塑题材,它表明了《妙法莲华经》在当时的社会上是相当盛行的。第126窟外还保留着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公元513年)的造像铭刻。在北魏的窟龛中,造像题材还有七佛、五佛、释迦涅槃像、思维菩萨、供养菩萨、力士、千佛等,人物的形象都是面部长而削瘦,形体修长的北魏晚期时代特征,穿着宽大的服装,刻出了密集的衣褶。

炳灵寺五立佛(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北周与隋代洞窟的数量不多,如北周时期在第172窟塑制的五尊立佛像、第6窟和隋代的第8窟等,都表现出了北朝向唐代过渡时期的艺术风尚。炳灵寺的唐代窟龛现存有134处,其中大部分是露天的摩崖小龛,只有少量的平面方形、圆形或者马蹄形的洞窟,窟顶大部分是平的。这些唐代窟龛中的造像多数是由佛和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相组合的形式,窟龛中的主要崇拜者有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这些造像人物身材较长,体态丰满,婀娜多姿,身体的表面还加绘色彩,用来表现人物的肤色或衣饰的细节特点。在洞窟的造像之间与顶部,还往往绘制出精美的壁画。第171窟的高达28米的大型倚坐弥勒佛像,是大寺沟内最为壮观的佛像作品,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它是由凉州观察使薄承祚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建造的。这尊大佛体态庄重,仪容落落大方,显示了盛唐社会的雄伟气魄。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弥勒的信仰是源远流长的。佛经上说,弥勒将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在未来世界成佛的未来佛,而未来的弥勒佛国又集中了人世间一切最美好的愿望。当时的人们信仰弥勒,供奉这位未来的佛祖,就是希望自己的来世能投生到弥勒佛国之中,享尽现实世界所无法想象的幸福与欢乐。宋代以后,炳灵寺石窟的开凿活动就逐渐衰落了。今日的炳灵寺,除了保持着往日的宗教价值以外,还在向每日前来这里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中国古老而伟大的艺术成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